“我知道错了。”小成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在他的小脑瓜里已经把邱氏的丑陋模样深刻的记在脑子里了。

顾春竹知道这孩子心思重,也没怎么斥责。

扭头对福嫂子询问道:“大壮在镇上的学堂上学一年要多少银子啊?”

“你真要送小成去啊,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呢。”福嫂子心直口快的说着,就苏家这个条件,还真是别送去的好,“不如花钱去找个师傅学个手艺,以后找媳妇也方便。”

“嫂子说说吧,若是有这个能力是要给孩子念书的,认几个字也好。”顾春竹是现代人的思想,还是支持上学的。

福嫂子就跟顾春竹说了,这闵朝的上学是分三种开学时刻的,正月望后、八月暑退和十月入学。

由于农忙孩子也要在家干活,是刻意如此的划分时间,不管年纪大小都是坐在一个课堂里的,夫子因材施教。

至于银子,一次入学要三钱银子,一年下来要近一两,除去这个束脩费用,书本才是大头,一本千字文要五钱银子也就是半两银,还有笔墨纸砚。

上一年学,至少要三两银子!

“春竹,你真要有这个银钱还不如赞起来在镇上买房,等小成大了娶亲的非踏破门槛不成。”福嫂子劝道,自家人三个人赚钱也艰难的供着大壮上学。

第七十七章 努力赚钱就是了

“嫂子,孩子愿意去为人父母的怎么也得拼命的赚钱不是。”顾春竹呼了一口气,来到这古代不仅要拼房子还得供上学,压力一下子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