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朝堂风云涌动的变化之下,白靖文还真从慕容雅博手中找到了一条细密的线!

姜明允顺利找到慕容雅博圈定的随驾名单,通过对比,白靖文三人发现了关键所在!

像翰林院大学士赵公明和都察左御史齐肃岳这些真正的忠直之臣,慕容雅博通通以年事已高为由,强行将这些人留在了京城,便是“年事不高”的,像姜明允这些年轻干臣,慕容雅博亦用各种理由剥夺他们随驾北行的资格,相反,一些原先强烈反对他,而后又上奏请求随驾北行以表忠心的官员反而被拉入了陪驾的名单,最为讽刺的是,白靖文在名单之中还发现了两张老面孔,一个是刑部侍郎,一个是都察院的敛都御史,当初调查翰林院纵火案时,就是这两人和大内监赵会在旁指指点点。

经过详细对比,白靖文得到了一个事实。

慕容雅博把“好官”留下,把“坏官”选了上去。

虽不能说绝对,比如萧景行还是担任了京卫指挥使,端亲王萧景祐则留下来监国,但白靖文和姜明允都看得出来,慕容雅博就是往这个趋势选人,在这点上,姜明允这个被慕容雅博抛弃的拥趸有强烈的感受。

“没错,随驾大臣多是些阿谀奉承的小人!拿中书省这几个来说,全都是溜须拍马之徒!”

姜明允证明了这个事实,白靖文看着名单久久不语,慕容雅博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宜妄下决断又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

而在他们找到问题答案之前,在宣和帝认可,左右丞相缄默,随驾大臣的奉承之下,慕容雅博得以将一切顺利推进。

宫里的谕命终于传到了翰林院。

宣和帝北上幽州的诏书以及回复燎国的国书,由慕容雅博代表中书省监察,翰林院大学士赵公明与翰林院诸学士起草,白靖文、林少游以及榜眼和其他庶吉士负责校对检查,当然,赵公明等人闹了几场,拒绝动笔,只可惜他们违拗的不是慕容雅博而是宣和帝,无奈之下,北行诏书以及国书还是从翰林院送到了中书省。

到这一刻,白靖文也不能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