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她不能伤感,没有时间伤感,也没有时间庆祝,金骨乌虎和金骨阿隼那一动,她们就必须跟着动,最终,通天阙这边,慕容雅博带三万人去连州支援岳芝;裴定方带剩下的御营中军西进,在朔方郡与陆安国会军之后,从云州北上支援侯莫张崇,在西凉国土内与穆如山阙、哥舒夜、金骨阿隼那继续对峙。

南云霁的后军则继续留守通天阙以防万一。

萧庆宁得以空出来收拾残局,战后的创伤太大了,她这个皇帝出面也只能稍作抚慰,最最重要的还是后续问题——大半年时间,数十万人的行动大大超出了原本的预算,宣和留给她的国库本就是空的,这次是借了内务库和秋收撑过去,下一次呢?

她亲身体验到,她们的兵马数量,武器装备和燎军差得不是零星半点,这次是借着城池地形和一些冒险才勉强撑过去,下次呢?

更不要说主动出兵收复蒙州、辽州这种地方,到时真要打,她们再无城池依托,就要到草原跟燎军正面对冲,她们现在有那个能力吗?

说到底,国力没能跟上去,税收要增加,军队也要增兵,燎人经此一役,肯定不会放任她们自由发展,战争是不可能停止的,现在就可以预见岳芝那边必有大战,总之漫漫长路,道阻且长,她们只是刚起步,步履维难,且看且行。

而随着慕容雅博和裴定方相继离开,燎军也没有再返回通天阙的迹象,萧庆宁基本完成了战后的抚恤工作,她再逗留通天阙意义已经不大,于是跟南云霁做好安排之后,岳璃和左胜留下来,她和上官妙云、裴纶、沈玄择日回京。

最后,时隔十六年,燎国与大宁的这一场大战,随着双方皇帝陆续撤离通天阙,战后结果也便逐渐明朗了,正如先前所言,双方都没有预料到最后竟然是如此结局——通天阙安然无恙,朔方郡无虞,山海郡无虞,岳芝攻占连州金阳府以南全部城池,几乎收复了大半个连州,而燎军也并非一无所获,穆如山阙、哥舒夜和后续到来的金骨阿隼那将大半个西凉纳入了燎国版图之中,距离他们全部统一草原更进一步。

这就相当于大宁和燎国的战争结局,本质意义上变成了半个西凉和半个连州的互换。

如果非要一争长短,分辨出一个谁输谁赢的话,毫无疑问是大宁这边夺得了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萧庆宁登基之后首次御驾亲征,成功挡住了燎军南下的铁蹄,无论对朝堂公卿还是民间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激励信号,要知道,萧庆宁本就是女子称帝,她能上位的根本原因就是借助慕容雅博、岳芝和南云霁裴定方这些军方将领的支持,要是输了,她称帝的基本盘都会被动摇,现在一战而决,用事实说话,告诉天下人她萧庆宁是一个敢跟燎人开战且不输燎人的皇帝,质疑之声,烟消云散。

第二,岳芝收复了半个连州。这个意义仅次于再次守住通天阙。因为岳芝让大宁臣民看到他们的王师有收复故土的决心和能力,最要紧是北边于十五年前丢失的三州一郡,这些州郡千万的大宁百姓在燎人的奴役之下看到了希望,彻底从议和之中的绝望走了出来,连州无数大宁旧民投入岳芝军中,给岳芝送钱送粮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三,大宁成功把西凉拖入了战争之中。即便燎军占据了西凉北边领土,但西凉正朔仍在,元太后与西凉幼主仍然可以维持一国正统,而因为她们一再袖手旁观导致王都丢失,大半疆土沦入燎人之手,从此之后,她们不打也得打,且一定会借着大宁的支持跟燎军死磕到底,蚊子再小也是肉,西凉再弱也是一个国,这相当于让大宁完成了结盟,而且是自己说了算的结盟。

实际战局的变化比任何想象都要巧妙,这就是历史的迷人之处,局中人看来后知后觉,局外人看起来击掌称赞,这中间要是有任何一步发生变化,都不可能促成最后的结局,然而这就是事实,这就是已经发生的历史。

如果说双方皇帝从通天阙撤离意味着双方第一次攻防战结束,那么当萧庆宁回到明京城之后,大宁和燎国之间的局势就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消耗阶段——燎军不再进攻通天阙,也不再打什么朔方郡、山海郡,除了留穆如山阙和哥舒夜的西路军控制西凉之外,他们把大部分的兵力全部投入到连州,目的只有一个,把岳芝彻底摁死在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