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宜君展开信纸观看,前面的一段都是家常话,很快就略过了。然后倒是说了一些成都的消息,可是杨宜君看着都不觉得是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插手的必要到了偏后的部分,杨宜君才明白为什么父亲的脸色是那样。
简单来说,燕国发布了‘招贤令’乘着大胜之威,燕国如今面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
这是成功才具有的威力,一旦成功,所有的问题都能掩盖下去。而一旦失败,就完全相反,所有的问题都会冒出来——所以杨宜君一直对后世影视剧里那句‘失败是成功之母’嗤之以鼻。
在军事上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其他方面自然也就起来了,其中包括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首先,燕国国主需要大量贤才出仕,所以发布了招贤令,这是人才缺乏的现实,也是一种政治表态。士人看到燕国国主如此,那肯定是心向往之的。
其次,招纳贤才也是为了接下来修书别的书先不说,史书肯定是要先修一部的。
虽则,过去已经修了唐书了,可那是乱世之中一个割据政权修的,按照华夏政权承继时下一个王朝为上一个王朝修史的传统,到时候肯定要再修一部。而且,从唐灭以后,到天下再次一统,这中间也有百来年,这不能不管啊!
不管的话,岂不是成了空白的一百年了?所以这段时期,各国的史书也要修,先例可参考《三国志》。
盛世修书,最后的胜利者修书燕国在招贤令中透露出这个意思,各国还有什么看不懂的呢。燕国此时的自信已经彻底表露了。
第66章 杨段并不是一个……
杨段并不是一个对出仕有想法的读书人,这在当下的士大夫中,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天下纷乱,有的人立志匡扶社稷,有的人就见惯了世道残酷、争权夺利,只想做个散淡的人杨段就属于此种,不过他也不是要隐居山林,做个隐士。更具体一些说,他是个很纯粹的学者。
招贤纳士什么的,他不在意,但他一直想要参与到修史中,以史书为后世所铭,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的——这也是为什么岳父周革在听说‘招贤令’一事之后,立刻写信告知了他。
这可是杨段生平之夙愿!
杨宜君自然也了解自己的父亲,所以她看过书信之后立刻道:“此事甚好!爹爹该往洛阳去才是说来,大兄也在洛阳为官,若往洛阳去,还能团圆呢——不如,我们一家都去洛阳罢!”
杨宜君忽然灵光一闪,有了这个主意。
杨段确实动了去洛阳,参与到修史盛事中的心思,但他还没有仔细想过这事儿。所以乍一听一家人搬去洛阳,还有些反应不来这年头的人安土重迁,举家出行可不是小事儿。
但杨宜君这样一说,他也有些心动。不管怎么说,播州这地方确实是太偏远了,哪怕是自己的家乡呢。如果杨段是成都人,忽地让他居家搬到洛阳,那或许还要多考虑一会儿,可这不是播州么。
后世之人也是如此,如果老家在二线城市,那可能就回老家发展了,一线城市打拼是机会多,但也累的多啊!但如果老家是在十八线小城市,那很多人就索性去往北上广深了,都不带犹豫的。
离开播州这片偏远地,去到天下之中心发展,怎么看都是好处多多的——他可以参与到修书盛事,一家人可以团聚,儿子们在洛阳的话,机会肯定也更多。更不要说女儿了,杨宜君眼下之难,只要她去到洛阳,就都可以不用管了。
别看最近杨宜君搞事情那么凶,弄得孟钊都顾不上她了,但其实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孟钊到底什么时候完蛋,还是得看事情的发展万一在他完蛋之前,他就是想要把杨宜君弄到身边呢?
这真的太被动了。
而且说实话,杨段也挺担心的,不太愿意女儿如此弄险搞事了。一方面,是这种事本身就有风险,另一方面,是女儿身为闺阁女儿家,这么‘凶残’,总归让他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本来已经很厉害了,还让女儿更厉害杨段不知道这会导致什么后果,但本能地觉得不大妙。
所以,直接跑路去洛阳,这边就不用管了,这也不错。
至于孟钊找不到人了,会不会对杨氏如何,这一点杨段其实不担心一来,孟钊现在焦头烂额的,天知道他想起这件事要等到什么时候。二来,正如孟钊料定杨氏不好因为他要纳杨家一个女儿就和他硬顶一样,真到了那地步,杨宜君人不见了,孟钊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妃妾没纳成,来搞杨家。
就算孟钊一时上头了,想不明白利弊,想来杨家的军事力量也会让他想明白的。杨家可不是成都那些家族,那些家族力量也很强大,但他们的强大其实是依附于孟家的。对外很厉害,可对上孟家时只会更虚弱!
杨宜君展开信纸观看,前面的一段都是家常话,很快就略过了。然后倒是说了一些成都的消息,可是杨宜君看着都不觉得是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插手的必要到了偏后的部分,杨宜君才明白为什么父亲的脸色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