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

百媚千娇 三春景 2667 字 2个月前

不过她也算不得消息灵通,毕竟她只是刚进宫的女官而已,人脉都还没有建立起来,何谈消息网络呢。

本来蔡淑英应该也和她一样的,但蔡淑英属于特殊情况,她跟了一位太过于消息灵通的直属上司,这算是‘沾光’了。

“姐姐眼下听我说了,只记在心里,别说是我说的——其实说了也不打紧,这事儿弄出来也就是这一两日了。”听蔡淑英这口吻,应该是一件很值得八卦,但不那么需要‘保密’的事。

蔡淑英接着说:“这事儿原和姐姐也扯不上,是司簿司的事儿说是前些日子查账,姐姐也知道,司簿司的账篇子,年下忙碌,腊月里备着过节,是不查的。而等到正月里,各处都做耍,跟着贵人们欢庆,也是不动的。”

“查账之事非要等到春三月,春日将尽之时眼下查账快完了,可不是就有许多事出来么。”

怎么说呢,从杨宜君的角度来说,宫中的账目绝对是都有问题的,只不过是多少而已。这不是大家都太坏了、太贪了,而是此时的账本都太容易动手脚了,很轻松就可以无风险地搞钱,那对于管着账、管着钱财东西的人来说,唯一阻碍他们的就是内心的德行操守了。

问题是,有的人德行操守没得说,但不能保证同僚们人人都品德优良啊。

所以杨宜君认定了宫里无账不坏,坏多坏少而已。

“年年查账,年年都要出些事,不过今年尤为严重听说是大娘娘叫了身边信任的女官去查,结果查出了好多事。”

这是新帝登基后,后宫第一次查账,赵娥是真的很重视的,想要好好整理整理儿子的家底——说是天子富有四海,天下所有都是天子的,但实际上还是有不同的。真正将私库、内帑这些存在,和国库混为一谈的天子,基本上都是公认的昏君。

像样的君主,必然会将内帑和国库分的清清楚楚,每年进内帑的钱,和进国库的钱得按照规矩来。没有说皇帝想要多搞点私房钱,就把本该进国库的钱弄到自己的私库中。另外,花钱也是一样,皇帝自己享乐,肯定是内帑出钱,而国家的事,则是国库出钱。

有的时候国库空虚,君主还要从内帑中出钱贴补——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好事,要么说过国家是真的穷了,此时的国家可不搞国债、超发那一套,国库只有有钱和没钱两种状态,没钱真的就是情况不好,而不是什么鬼扯的藏富于民了。

而且君主从内帑中拿钱贴补,这就说明国家没钱而皇家是有钱的,这意思,真得细品了。要是都没钱,那还好说,国力衰微,没得办法了,说不定就要改朝换代了,可这样算什么呢?由盛转衰的节点?

再者,君主可以从内帑中拿钱贴补国库,将来国库情况好些了,是不是就有理由让国库贴补自己了?国库和内帑就应该分的清清楚楚,一时让内帑贴补了国库,看似是赚了,回过头来说却是破坏了规矩,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关键是,一开始就要制定好规矩,内帑和国库得定好入账比例,不能让内帑搞到太多本属于国库的钱,如此也就不会有国库需要向内帑拿钱的时候了,反之亦然。

严格来说,内帑不归六局二十四司管理六局二十四司是管理上万宫女,运转宫廷的女官组织。也有自己的库房,也管着一些财物,但那和内帑是两回事。就比如说尚宫局的司簿司,掌管宫人名簿、廪赐,说得明白一些,就是宫人的档案和工资。

宫人入籍都会在这里留下档案,每个月拿的工资也是从这里支取出来的。因为这个特性,司簿司当然会有档案室和库房,库房还不止是钱呢,还有绢帛等物因为此时的工资不只是拿钱发,还拿东西发。

还有尚功局,人家有个司计司,专管支度衣服、饮食、薪炭——宫里是包吃穿住的,所以在工资之外,这些日常用的东西也会发,尚功局发衣服、米面粮油和燃料,非常正常。

所以司计司当然有自己的库房和账本其实尚功局四司,每司都有自己的库房和账本。司彩司掌管彩物、缯帛等物,本身就是尚功局最大的库房了。司珍司掌金玉宝货,则是又要保管,又要制作首饰之类。司制司则是裁缝衣物的,因为规模比做首饰的大得多,很自然地就能分出司彩、司制两司呢。

类似的存在,六局中都有,大家做的工作,大部分都会和钱财东西扯上,库房和账簿不少,管理的东西也不少。或许比不上内帑规模庞大,可却是更庞杂,更容易有人上下其手的。

杨宜君不是消息闭塞的人,或者说,在宫廷中消息闭塞是很危险的。大家打听太多、知道的太多固然有危险,但更多在风波中出事的人,其实是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被牵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