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昱心中也有些悲伤,眼圈红红的,见张子鱼如此悲痛,想着要如何安慰她,伸出手正要搂住她的肩膀,却又忍住了,而后说道:“他们这几日过得很开心,我们便如同他们的子女一般陪伴他们度过了最后的日子,所以他们才会走得这样安详。”
张子鱼掏出手绢擦了眼泪说道:“可惜他们终究没能等到自己的儿子,如今我们便替他们孩子将公公婆婆好好安葬吧。”
褚昱点了点头,两人便开始忙活起来,他们住的这儿虽然偏僻了些,好在离附近的村子也不太远,村子里倒是有卖棺材衣衾的铺子,张子鱼便用留给老夫妻的银子买了两口棺木两套寿衣并些香烛纸钱之类,又雇了店铺里的老板伙计一起在院子后面挖了墓穴,将老夫妻两人装殓入棺,竖了两块木制墓碑,上面是褚昱亲手写的“刘公之墓”“刘婆之墓”几个字。
褚昱和张子鱼两人蹲在墓前焚化纸钱,张子鱼说道:“公公婆婆,你们如在天有灵,一定要保佑你们的孩子平安归来,以后也好有人为你们时时祭扫。”
褚昱说道:“回到京师以后,我会找人去打探他们儿子的消息,既是有了名字,想来也不难打听。”
张子鱼叹了一口气,说道:“若这天下没有争战,他们也不用和自己的儿子分离,也不至于没有亲生的孩子送终。”
“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褚昱说道:“如今蒙古小王子入侵我甘州地界,虎狼之心不可小觑,便是这些舍小家而顾大家的好男儿镇守在边疆,方才能保住我大朔朝百姓的平安。”
张子鱼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人间万事,便是如此无奈,若有一日,边疆再无战乱,百姓安居乐业,这样的景象才可称为盛世。”
“这样的盛世,自然是要靠人去开创的,若有一日……,”褚昱看着远方说道,“定会尽我之力去为百姓做事。”
二人焚化完纸钱,天色已是暗了下来,两人又在茅屋中住了一宿,第二日一早张子鱼将茅屋里外打扫了一番,找到了门锁将房屋上了锁,方才与褚昱离开,心里竟有些不舍,与褚昱过了这几天劈柴煮饭的生活竟然也觉得不错,又想着前路漫漫,便问道:“如今不知道袁家的船去了何处,我们怎么去汝宁府?”
褚昱说道:“船上伤员众多,需要找个地方养伤,还要重新雇些杂役船工才能开船,所以必定会找一个最近的城镇码头停靠,应该就是离此地不远的沐水镇了。”
张子鱼有些惊讶地问道:“你怎么知道最近的是沐水镇?”
褚昱答道:“我之前细细查看过地图,所以自然记得。”
难怪,张子鱼心里说道,这人的记性真好,便是地图上一个小小的镇子都能记得,若他不是东宫的侍卫官,估计去考科举也能一考必中。
两人赶了一天的路,终于在黄昏时分到了沐水镇,沐水镇就一个码头,码头上停了大大小小十几条船,果然袁家的船便在其中,上了船,众人都惊叹张子鱼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吴管家摇头叹气地说袁思明的伤还需镇上的大夫来时时换药,杂役船工也还没有雇齐,估计还需在沐水镇耽误四五天才能行船。
张子鱼在船上休养了三日,脖子上的伤口才愈合了,第四日因为在船上无事可做闲得无聊,便去镇子里闲逛,褚昱因在船上时香兰杏儿时时对他献殷勤,心里有些不自在,便陪她一起去,到了镇上,处处都是卖灯笼花笺的摊子,灯笼不足为奇,花笺样式却是新奇,各种颜色都有,上面或是画了树叶,或是画了游鱼,树叶和游鱼有各样形态,却没有其它的花样,再是讲究些的,将压制的干树叶干鱼鳞贴在花笺上,很是精致。
张子鱼停在一个卖花笺的摊子前,拿起一张画了游鱼的花笺,又见摊子还摆着一副笔墨,便问老板:“老板,现下并不是元宵,怎么沐水镇有这么多灯笼,这花笺又是做什么的?”
那老板因此刻客人也少,便耐心为张子鱼解释道:“客人是从外地来的吧,所以不知道,明日便是我们镇子一年一次的‘沐水节’,这灯笼和花笺便是为这‘沐水节’准备的。”
“沐水节,”张子鱼好奇地继续问道,“这‘沐水节’有什么来历吗?”
老板笑道:“说起这‘沐水节’,故事便长了。传说很早以前,我们镇子外有一座灵山,山上有一棵榕树,山下有一眼清泉,泉水里长着一条鲤鱼,那鲤鱼见着山上的榕树,久而久之就生了爱慕之情,只恨自己的鱼身离不了水,于是便日日向上天许愿,希望化作人身,上天也被她的诚心感动,于是将她化为一个女子,这鲤鱼化为人形后,就每日用罐子装了泉水,上山去浇沐那榕树,几百年不曾间断,那榕树得了她的浇沐,又感念她的情深,于是也化作一个男子,与那鲤鱼长相厮守,这便是咱们这儿‘沐水节’的由来。”
褚昱心中也有些悲伤,眼圈红红的,见张子鱼如此悲痛,想着要如何安慰她,伸出手正要搂住她的肩膀,却又忍住了,而后说道:“他们这几日过得很开心,我们便如同他们的子女一般陪伴他们度过了最后的日子,所以他们才会走得这样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