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为他着书立说的也有,夸张一点的立庙也有,元江行担心过这样皇帝是否会多心, 倒是傅燕然主动传书过来, 安慰傅知玉不用多想, 平常心就是了。
“做的好就可以夸, 百姓心里和明镜一样,皇兄不用多想, 朕若是这点胸怀都没有,也不配做皇帝,若是每日念着这个, 都不用做事了。”
不过虽然这么说,傅知玉这些年也逐渐闲了下来。
他大多数事情都已经达到了自己的要求,再多的事情,都交给别人做吧。
有一次, 他带着明刀和娘亲出去玩, 去离江南不远的泪城, 护城河弯弯曲曲的围绕着这座城市, 形状就像是一滴眼泪,运河也连接这里了,傅知玉晚上去看的时候,看到河边的杨柳树上挂满了灯笼,很是漂亮。
泪城是个小城,傅知玉还带着元挽云逛街,看路边的铺子和小摊,那路上有间最大的首饰铺子,她看了很是喜欢,选了好几件小饰品,还给傅知玉买了一块玉佩,挂在他腰间。
结账的时候,那掌柜刚好出来,那是个女子,看体态三十余岁的样子,但没有梳妇人鬓,只用最简单的簪子挽了一下头发,显得随性又漂亮。
傅知也就是随便看了一眼,却愣了好一会儿。
那是秋容。
只不过眼前的秋容不认识他,只是眼神交汇的时候,显而易见地惊艳了一下,但没有上前,只是低头笑了一下,接着忙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她不像记忆里那样年轻,扎两个包子头,永远那样高兴的秋容也许只活在他记忆里面,眼前这个人做事娴熟,又有几分游刃有余的优雅。
傅知玉现在年龄上去了,但是容貌相对于十年前却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他像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若是盯着人看,便更叫人心动。
结账的时候,那边还给少了不少钱,那账房呵呵地笑着,说道:“我们掌柜看您长得好看,这首饰也特别衬您,特意给您少点钱,以后常来啊。”
傅知玉:“……好。”
他与秋容的那一段,也许只有他记得,明刀那个时候已经不在了,谢恪也不过也见了一面,但估计他也记不住这么小的一个婢女。
他后来花时间去打听了秋容的事情,才知道她本名叫连婉,应该是那个时候进了宫改了名。
她在泪城这地方也挺出名的,大概是生意做的好,来历如何,许多人都知道。
连婉父亲早死,她们娘两个被家里叔伯兄弟欺负地久了,等着吃绝户,家里的钱都被搜刮干净,还差点把连婉带走卖做奴仆,幸好那个时候钱家的纺织厂扩大规模,跑来江南之外找绣娘,她娘亲听了这个消息,连夜带着她跑了,到了钱家的织布厂做工,才避开了她那些吃人的叔伯,也避开了她被卖做奴仆的命运。
她娘在钱家的纺织厂做了许多年,连婉跟在她身边,在钱家的学堂里学会读书写字,又在那里拜了师傅,学会了做簪子,回来便开了这样一家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