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文化应发展国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国民道德、健全体格、科学及生活智能……注重道德教育……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国家应注重各地区教育之均衡发展,并推行社会教育,以提高一般国民之文化水平”
民四年
一本书,可以象征很多事物,甚至可以说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事物此时,展现在李子诚面前的这简单的几本书,却是象征着一些事物,或许象征着一个时代 最“”
就像此时,捧在李子诚手中的,这是连云港的希望书局印制的“小学教材”,这套小学教材,同样也是教育部纳定的“由国库出资购买”的三十二套教材之一,这三十二套教材,无不是国内各书局云集精英历时数年编纂而成,与往年由各学校自行购买不同的是,这批教材由教育部出资购买,各所国民中小学只需要根据样本选择一套上报即可
而与往年大都是用普通纸印刷不同的是,这一批教材印刷可谓是极为精美,甚至可以说是不惜工本,每本教材远高于往年数倍,不单书面用硬纸印制,而且纸张亦是使用a级印刷用约工,甚至其中还有大量彩面,即便是李子诚后世所接触过的国内的小学教材,亦无法与之相比,之所以如此,其目的在于回收 最“”
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教科书的章程,在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同时,采用了一个做就是每学期开都将印刷精美的教科书免费供应学生使期末收回,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节约教育经费,减轻民众教育负担,二则是可培养学生的爱书习惯
而按照用书要求,课本属于学校财产,随课桌椅子一起编号,学生不能随意涂写上课时有重点的地用铅笔勾出补充资料写在笔记本做习题有专门的练习尽可能使教科书保存完好学生在学期结束时交回教科学校检查书木的完好程已经破旧了才以书补充
按照教育部的推算这全国平均每年可节约70一80的课本,之所以能够节约大量教科书,最主要是因为这一批教科书都是精装耐用,而学校则通过课堂培养告诉学生把照顾好借来的教科视为他们的职责和荣耀
在后世时,随领导在国外参观时,李子诚最为欣赏就是国外的教科书回收制度,若是实施教科书回收,就会产生诸如父母减轻负担、环境得到保护等多方面的好处,当然为重要的是自幼养成“爱书”的习惯,可在后世的中国回收教科书,却喊了几十年,官方的解释是“与时俱进、知识”,可事实上呢?按照一位做着教材生意的朋友说法,归根到底是为了一个利字
在官方,教材编纂数千上万名“公务员”,每年审定教材,亦是一块肥肉对企业,每年几十亿册教科书的印刷带来数百亿的市场,对个人全国成千上万人靠着“啃教材”为生,而对于校方来说,教材同样也是一块“肥肉”,在这么一个环环相扣的市场面前,谁可能放弃?所以,教材年年改、日日改,而改来改去,其目的早就不是什么“育人子弟”,而是名副其实的“吃学生”、“啃学生”
不过,在这里虽说教材编纂对于国内的各个书局都极为重要,但是与后世不同,几乎是在教育部推出这个政策之后,无论是书局,还是编纂者们就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而其原因则是在看到陇海沿线学校采用教材回收带来的益处,学生不需要再负担书本费,任何人只需要几个铜板的注册费,就可以入学就读,对于这些以“教育为业”的人来说,这正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而为了印刷符合质量的教科书,各家书局不惜于去年采购了式印刷机,不以挣钱为目的,唯社会责任所系,或许,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方才能编纂出这些让李子诚倍觉满意的教材
与后世的“统一教材”不同,现在教育部所采用的是“审定制”,就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颁布的中小学各科课程标准,通过自己设定的教材审定机构,对有关出版单位编辑的各类教材进行审查鉴定,审定通过后准予出版、发行、使用的一种教材编审制度与国定制想比,这种制度无疑为教材的编纂和出版留下了较大的自由空间
正像这三十二套由各个书局编纂教科书的编纂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民间性,民间在编纂教科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只报教育部审核即可;二是它的编纂者都是国内具有现代思想的第一流的教育家,自然也就体现了此时教育的基本理念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瓶之罄维之耻鲜民之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我独不卒”
念着这篇,这篇以以缅念父母的辛劳为主旨的课文,李子诚只是满意的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