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到了国子监的大门附近马车便不让进了,肖潇下了马车,抬头一看便是“集贤门”三个大字,朱门琉璃瓦,一看就是中式传统建筑。身边穿着灰色长衫的国子监学生们从两旁走过,身着常服的肖潇引起了不少路过监生的注意,他只好目不斜视地快步向门里走去。

进了集贤门,第二道便是太学门,内设琉璃牌坊,辟雍和彝伦堂。琉璃牌坊是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也是白玉国唯一一座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它的正反两面横额均为皇帝御题,是崇文重教的象征。它的正面额书“圜桥教泽”,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国子监学生每日做晨课的地方。

而辟雍则是皇帝讲学的地方。从白玉国的第一任皇帝起,一经即位,每年必须在此至少讲学一次。辟雍按照郑朝时的制度建造,坐北向南,平面呈正方形,深广各达五丈三尺,四角是攒尖重檐顶,黄琉璃瓦覆盖在顶部,上有鎏金宝珠:四面各开辟一门,四周以回廊和水池环绕,池周围有汉白玉雕栏围护,池上架有石桥,通向辟雍的四个门,构成了先代“辟雍泮水”的旧制。它的北部有正房7间,名彝伦堂,是藏书的地方,两侧各有厢房33间,是授课讲书的所在,统称为六堂:东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西为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

穿过太学门之后,肖潇便来到了敬一亭,也就是国子监最高教官祭酒办公的地方。肖潇进去便看到一个穿着月白色的白胡子老头正在伏案写着什么,他行过礼之后便将皇帝的任命书交给祭酒,然后听祭酒的安排。祭酒并没有多说什么,拿出一张纸写了些东西之后便盖章交给了肖潇,让他拿着去绳愆厅。

绳愆厅则是掌颁定学习规制,稽察勤惰,分发廪饩,复核支销,协助祭酒、司业处理监务的监丞们办公的地方。肖潇去领了助教衣物、校规校训之后便被一个监丞带到了博士厅,见到了未来的同事们。如今已经是上课的时间,算学的人本来就不多,肖潇来的时候更是只有一个坐在位置上,见他进来面无表情地抬头看了一眼,连招呼都没打一个。

“行了,以后这张桌子就是你的,”监丞笑呵呵地对肖潇拱了拱手,“明日是肖助教的第一堂课,今日可要好好准备才是。”

“应当的。”肖潇送走了监丞,一边整理东西一边偷瞄那唯一一个人,心里犹豫自己要不要去打个招呼。思考了片刻,肖潇还是走上前,对着那位博士拜了一拜,然后恭敬地说道:“不知博士如何称呼?我是新来的助教,肖潇。”

那博士斜睨了肖潇一眼,从鼻子里哼了一声,竟然连回答都不肯。肖潇皱着眉头又重复道:“我是新来的助教肖潇,不知这位博士如何称呼?”

“何必来套近乎?反正不过是待几天便要走了!”那博士不屑地说道。

肖潇不解地问道:“什么叫做待几天就走?”

“你们这些人不都是将算学作踏脚石的么?”那人忿忿道,“半年不到便走了,或是去太学,或是去广文馆,没有一个留下来的!”

难怪这人如此大的敌意!肖潇恍然大悟,不过他可不愿意给自己日后的职业生涯找不痛快,于是摇头说道:“我虽只是助教,不过博士大可放心,我绝对不会弃学生不顾。而且博士说的该是那些有背景的人吧?我肖潇不过是安城肖家村里出来的一个平头老百姓,能做助教已经是皇上青眼有加,再进一步恐怕是难了。”

第121章

“你说的都是真的?”那人怀疑地问道,“我是郑白,你可以叫我郑博士。”

肖潇点头:“是真的。”

郑白也不知道信没信,不过表情一下子缓和了很多,将手里的笔放下摆出了一副想要交流的姿态。肖潇也没有在意他的变脸,坐在他的桌子面前想要好好询问一番关于国子监的事情,免得哪天自己犯错了都不晓得。他先是问了一番郑白关于国子监的各个部门的情况,然后开始询问算学和自己日常工作的相关信息。

“助教、学正、学录主要的工作便是协助博士教学,并指导监生自学,”郑白说到这里有些犹豫地看了肖潇一眼,然后看外头没有人经过才继续说道,“如今算学老师学生都去升堂仪式了,所以我也就不瞒你。在国子监其他的地方可能助教比较清闲,只需要在课时帮助博士管理学生,但是我们算学本就人手不足,另一位王博士更是来这儿挂闲差的,所以你这助教可能比别处的博士还要忙碌一些。”

肖潇听着丛雪用自己教她的词鼓励她自己,哭笑不得地离开了。又过了几天,到了该去国子监报到的日子,肖潇带上准备好的教材用具便坐上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