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太后是想看看她们,将如何处理此事了。
“我今日早上用的饭有些多,眼下只吃一块便好,几位姐妹将剩下的分了,可好?”四人中的一位,率先开口。
“此乃太后娘娘赏赐给我们四人的点心,断然不能厚此薄彼,不如我们一人一块,然后将剩余的两块各自对半切开,每人再分得半块,大家觉得意下如何?”另一人也紧随其后说道。
那两人说的,也倒都是比较妥帖的方式。
郗霜华见陈子衿没有开口,略微思考了一番:“不如我们一人一块,剩下的两块赠与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身边伺候的娘子吧,大家既同在内廷中,今后也算得上是一家人了。”
“子衿,你觉得呢?”见陈子衿没有开口,郗霜华又问了问。
另外三位女郎都已经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因此众人的注意力,也都集中在了一言未发的陈子衿身上。
太后绝不可能无缘无故给四个人准备六份点心,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对她们几个人的考察,但是,太后究竟想考察她们什么呢?
第一位女郎宽厚谦虚,主动减少自己分得的点心,让别人多吃一些,第二位女郎讲究公平公正,谁都不吃亏。
屋内除去她们四人,皇后和太后的身边各自站着一个宫人,郗霜华此举倒也算得上是合情合理,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后一个回答的,倒是陷入了难题。
眼下三个人各执一词,若是她赞同了其中某一位的意见,无形之中便就是否定了其他两人,但她若是再提出一种新的方式,四人不免又要一番论辩,就看,谁能够说服谁。
想到这里,她顿时明白了什么。
到现在为止,皇后娘娘还没开口呢,而且太后方才已经暗示过她们,此后要协助太后与皇后,于是她不假思索,大方说出自己的看法。
“臣等感恩太后娘娘恩典,入宫第一日便得了太后赏赐,但我们不过四人,盘里却有六块点心,唯恐分配不均,反倒辜负了太后娘娘一番心意,不若请皇后娘娘为臣等分配,不知是否妥当?”
太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皇后虽有些意外,但也笑着回道:“果然是母后千挑万选出来的,几位女郎不仅才貌双全,为人处事也都妥当,婉宁,不如你去后面再取些点心来,今日在徽音殿中伺候的,都一道分食吧。”
“谢太后娘娘,谢皇后娘娘。”四人恭敬地又拜了一拜。
如此这般,一屋子女郎,无论身份高低,都得了太后与皇后的旨意,一道在殿内高高兴兴地吃着点心。
原本肃穆的气氛,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
“你便是陈子衿?”太后唤了她到跟前来,“先前看过你作的文章,女儿家有这般阅历与才情的,实属难得。没有想到,你阿耶陈述,虽为七品,倒也知道要送女儿读书。你的家中可还有兄弟姐妹?”
陈子衿放下点心,认真回道:“回禀太后娘娘,臣自小在泰山羊氏外祖家长大,舅舅自幼便亲自教导臣读书写字,臣家中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
太后赞许地点点头:“羊楷素来教子有方,你表兄亦是官至中书郎,如今你也来了宫中,哀家先前听闻了你家中的一些事,今日倒是想做主,赐你改姓,归到泰山羊氏族中,你意下如何?”
陈子衿闻言,心中大受震撼,太后竟然恩赐如此,初次见面,便要拔高她的门第。
然而,她的阿耶当年虽是入赘羊氏,但阿娘却执意要让她跟着姓陈。再说,阿耶尚在人世,她断然改姓,只怕也有诸多不妥之处。
但若是拂了太后的好意,先前她做的那些努力,不就都白费了?
因此她只能回道:“臣感恩太后仁慈,纵然父亲不慈,但女儿不能不孝,臣虽心中不认同父亲的为人处事之道,但改姓一事,臣亦不敢擅自做主。”
“倒是个好孩子。”太后由衷地赞赏,“子衿可知,你与皇帝陛下同年而生,哀家就聃儿一个儿子,没福气有个女儿,但今日见你,格外投缘,又想到先前听闻你父亲那般行径,也是真心疼惜你。此事便由哀家做主,也遂了你舅舅的心愿,在羊氏家谱中把你添上,若你愿意继续保留陈姓,倒也无妨。”
陈子衿被太后一番肺腑之言深深感动:“臣何德何能,得太后这般垂怜,今后必然竭尽所能,为太后娘娘分忧,为皇后娘娘分忧。”
随后,太后和皇后又与其他三位女郎闲聊了几句,点心也用完了,彼此之间也熟悉了不少,太后便对这四人做了详细的安排。
崔家和庾家的两个女郎为女史,今后主要协助教导宫中女子的言行举止,郗霜华则跟着皇后,作为中宫掌事,助皇后撰写宣达各类中宫文书。
显然,太后是想看看她们,将如何处理此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