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或许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有一份期望,希望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越来越……照着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去演变。不同的是,有的人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有的人真的只是在梦想,还有的人一直表达着不满。
康熙也是个有理想的人,真幸运,他有这个资源让这个国家按照他设计的蓝图去建设。
实际上的满汉分治,确实地说是旗、民分治,作为统治基础,无数次地强调不要忘掉祖先的尚武之风。
努力消除四周的风险,平三藩、收台湾、剿灭葛尔丹……
在文化上也要做出圣明之象,坚定地通过科举把汉族知识份子笼络住。
最重要的还是在权力架构上的设想,太子居中,大阿哥为辅主军事,三阿哥主文,四阿哥去办庶务……同时,还要让诸庶子长大后作为钉子扎进八旗里。
最后一点需要解释一下,按,皇子们成年是必要封入各旗的,即,上三旗里是绝不会出现有高级封爵的皇族的,他们都作为大小旗主封入各旗当主子去了,从此拖家带口归入下五旗。能留在上三旗的觉罗,那都是级别低到一度程度血脉还很远的人。就没有一个王爷是呆在上三旗的。
八旗有上下之分,却不代表着上三旗随便拿出个人来就比下五旗高贵。
下五旗里能人多啊,铁帽子王们、开国的亲戚们……一堆一堆的,你就是个皇子,被封进去了,也未必就能横行得了。股份制,同志们,这是股份制。
对于已经做了几十年皇帝的康熙来说,控制欲当然是越来越强了的,要是不想多抓点股份在手上,那就不是他了。中央集权的副产品——凡事都想掌握一下。所以,八阿哥胤禩的任务就显得格外的受重视。
最近这些年来,安王府的势头太耀眼了。势力也确实大,岳乐的儿子们出了好几个王,还有贝子等衔,康熙的儿子们其爵位也不过如此了。尾大不掉是最忌讳的事情了,必须砍。
康熙个对儿子们要求严格的皇帝:老子把你们封进去了,你们堂堂皇子,还要看除了你爹之外的人的脸色,你你你你……你太给老子丢脸了,老子抽你!
就是这样。想不被骂,就要站住脚;想要被表扬,就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绩。
还好,他的儿子们都不是省油的灯。
康熙微笑着,听着底下汇报说八阿哥的贤名渐起,在正蓝旗里混得很是滋润。笑对胤礽道:“看来封他入正蓝旗是封对了。”
胤礽抽抽嘴角:“八弟为人和气,一向是有口碑的。”
康熙捻须不语,选八阿哥入正蓝旗,还有一大原因乃是他能放低姿态。这要封的是大阿哥,不谈其年龄是不是跟郭络罗氏配得上,光老大那脾气,还没无间成功就得叫人给阴了。
安王府在文人中一向有好评,岳乐的儿子们文学造诣都很不错,选个外表很和气、母亲出身不高的老八,也是为了放松他们的警惕。
因为老八办事得他的心意,康熙是绝不吝封赏的。卫氏就要被册为嫔,老八也做到了贝勒。
唉呀,大好的国家,按着自己的意志运行,越来越繁荣昌盛。自家子孙万代,绵延不息还一直荣华富贵着,真是一件美事!
太子渐渐有样子了,康熙眯起眼睛上下打量了一下儿子,越发沉稳也更加老实贴心。年幼时的骄横之气渐去,人也成熟了起来。太子越来越表现出一副‘亲贤臣、远小人’的贤明之相来,中正诚恳,康熙更要用心培养这个接班人了。
太子对政务也比较熟悉了,对官员也算熟悉了。但是还不行,康熙手中现在正得用的大臣年纪都与康熙差不多大,有的甚至更老!太子熟悉了他们还是没用的,等太子接手了,这些人也差不多该死光了。要让新生代的朝廷官员向太子靠拢,给太子进行人才储备。
“升詹事府詹事巢可托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胤礽对此不置可否,不是所有从詹事府里出去的人都是亲太子党的,比如王鸿绪,比如佛伦,这俩都曾在他那里搞过兼职,结果呢?前者现在还是对自己不大理睬,后者干脆就是死对头家的。
胤礽从康熙这里退下去,邀熊赐履说话。
对于康熙给自己的安排,胤礽是没有什么意见的,让他郁闷的乃是康熙如此扶植他的兄弟们。
熊赐履对此只有一句话告诉太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乾纲独断之事,非臣下可置喙。”
胤礽大悟:我刚才又把自己当中心了!引申义:要达到自我中心,得先把皇帝放在中心才行。不能跟个不懂事的小孩儿似的,满地打滚儿要糖吃,我要这个我要那个的,得知道考试得了优秀,不闹也有糖吃。
你不是当家人,凭什么让事情全围着你转呢?
胤礽越发刻苦地练习基本技能,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一心扎在了政务上。今年工作的重点乃是河工,他就把大半心思放到这个上面,何处筑堤了,多少长多少宽,用工几何,需要多少日才能筑成。
淑嘉便陪他做数学应用题,连着做了一个多月。由此才知道,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每年都有几条波澜壮阔的河会发发洪水,几座风景秀丽的山滑滑泥浆……
一个肯扎扎实实干事的皇太子,是康熙乐于见到的,嘴上说:“河工虽重,你也不要忘了旁的事情。”又挑剔一下这里没算好,或是对于拨款上某处有不到位的地方。心里还是高兴了,这儿子有毅力、有耐心,从来办事都很让人放心,再次肯定太子是处理政务的好苗子!而且还很乖,很能充分领会领导意图,不染指已经分派给别人的任务,造成秩序上的混乱。非常好。
——————————————————————————————————————————
康熙提拨八阿哥、继续培养太子的同时,也没忘了其他的儿子。
四阿哥为其侧室之父谋缺的事儿,当然是瞒不了康熙的。
再次佩服一下康熙的记忆力。
太子越老实,康熙就越发会把许多权谋上的东西跟他说,把太子带在身边的时间也越发的长了。拿起吏部上缴的名单,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等着升、补、迁的人员名单。国家官员的调动,不止是三年一次的京察之后才进进行的,平常哪个月不调一调官员呢?
这一回,翻到某一页,康熙就停住了,转了个方向:“你来看看这个。”
胤礽顺着康熙掐过的指甲印儿一看,恰看到了‘李文璧’三个字。“?”不解的眼神,“汗阿玛说的这个人,是有才干的?还是先前犯过事儿的?”
康熙摇头道:“都不是。”
“汗阿玛?您还是跟儿子直说了罢,实在想不起来。”
“朕指过一个李文璧之女给四阿哥。”
“哦?也许是同名呢?”这您都记得?因为李氏没有侧福晋的名份,虽然生了一儿一女,胤礽倒是知道了老四有个小老婆姓李。不意康熙居然还记得这小老婆的爹是谁!太神奇了!
康熙一笑:“错不了,他这个官儿里头,还有老四出的力,”这事儿他早知道了,皇帝的信息来源很广,“李氏又为四阿哥添了一子一女,朕记得的。”
“……”我都不知道老四在干这事儿。
“知府、知县,临民之官,不可轻与。遇到这样的事儿,要看先先他素日品行如何。”说着,居然就圈了人家的名字,表示同意了。
胤礽很奇怪:“这个李文璧是有能耐的人了?怎么蹉跎至今?”
康熙深入分析解释:“你们的媳妇都是我仔细挑选过的,模样、品行都过得去。侧室也是,虽不似挑选福晋般严格,也要看得过去。朕既挑了李氏,她当时就很看得过去,就是说……家教好!李氏并非旺族,未必请得起好师傅,能教出好女,必是父母的功劳。”
胤礽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听康熙继续分析。
“只是本事大概有限,真是能干的,早出头了(皇孙的外祖父还是挺能唬人的),他最多也就是这个样儿了。既是人品不坏,管的地方又不大,哪怕能力有限,也坏不了事儿。朕也要给老四这个体面。”
重点在最后一句,胤礽敏锐地抓住了康熙话中未尽之意。
想了一下,胤礽才慢慢地开口:“所谋者不大,老四也许就是为了儿子、女儿面子上好看些罢?这个体面是要给的,”胤礽试图接通与康熙的脑电波,按照规章处理事情他在行,这些个弯弯绕绕他操作的时间毕竟短些,“品级也不高,哪怕有点子不妥,或黜或降,也不伤脸面。再者……儿子就当不知道这件事儿?”
康熙赞许地点头:“朕也当不知道。”扯过名单,继续画圈儿。
胤礽心里不停地回放刚才康熙的分析,这老爷子,真是绝了。以后要更加锻炼记忆力,还有从蛛丝马迹里分析还原出事件的真相来。而康熙对于此事的处理,也让胤礽学习到了不少东西:有些事情,即使知道了,也不用向当事人点明。
对了,等会儿回去就问问老婆她那里应该有分名份单,胤礽分明记得,上次研究年礼的时候,看到上面标记着几乎京中所有重要人物的详细家庭资料。虽然他只看人家当家人,但是其他家庭成员的资料是在册的没错。
所以说,送礼是门大学问!你可以借着准备东西,光明正大地打听打听人家家里有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牛够不够用,要不要准备头牛当礼物……
呃错了,是可以光明正大的了解人家的家庭结构,家里有没有合适婚配的少男少女,家中是老婆当家还是婆婆作主……
哪怕是户部的黄册、宗人府的玉牒也只记录你家有谁谁、谁是谁生的,可不会告诉你,他们家兄弟不和,‘赏’的时候要记得一视同仁——如果要挑拨,当然可以从中作小动作。
细节,决定成败。
—————————————————————————————————————————
无逸斋里,淑嘉正在。太刺激人了!这年代的数学公式跟她原来学的不太一样,中间还本土化了一些细节,前天算土石方的时候脑子都要抽筋了,不行,她得整理一下思路!
四下静悄悄的,冰盆在屋子的角落里慢慢地融化,送来清凉。小胖子就在她隔壁的桌子上面练字,一板一眼的。弘暘渐渐恢复过来,今天与弘晰一道去上课还没回来。李佳氏最近都说病了,一半是为躲羞,一半也是被打击的。李甲氏在做针线,还有不到两个月就是中秋了,不论是给太子、太子妃,还是给几个小阿哥,都要有针线活这一项的。
既然主子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太监与宫-女更是s起木头人来。
偌大的无逸斋只听到外面树上的知了在叫,叫了两声,还停了。这是粘竿处的人,拿着面筋把知了给粘了下来,免得惊扰到了主子。
胤礽回来,自有太监提前开道,路上小声吹着口哨,到了门口,轻声拍了下巴掌。
淑嘉从一堆数字中冒出头来,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这些给扔到一边儿了。算算家用什么的,她很在行,算这些……从小数学就没得过高分!要不是小胖子也在一边儿写字,她得给儿子做个好榜样,她早扔下不干了。
“看这一头汗。”边说边接过投好的湿帕子给胤礽擦脸。
身高的差距在宫中制式高底鞋的搀和下变得不很明显,胤礽略弯弯腰,就享受到了老婆的爱心服务。
小胖子放下笔,乖乖过来请安:“阿玛。”
“你今儿都做什么了?”
“回阿玛的话,儿子背《论语》了。”
“字呢?”
“正写着,快得齐了。”
胤礽耐着性子,点评了一下小胖子的字:“笔力稍嫌不足,倒也中规中矩。”取笔圈了其中几个写得好的,又让小胖子背书。
一百二十遍从小胖子开始背书起,就在毓庆宫里重现江湖了。哪怕你iq为60,光凭条件反射都能背下来了。
检查完了儿子的功课,让他继续写字,皇太子夫妇这才移师东次间里‘讨论大人的事儿’。
“你要那个做什么?”问是这么问了,淑嘉还是叫了声,“紫裳。”
紫裳答应一声,进了卧室,于匣子里翻出了一本册子来递给淑嘉。
淑嘉接过了,揭开封皮一看:“就是这个了,”顺手塞给了胤礽,“你要找什么的?”
“看看。”胤礽顺口答了下来,但是看那架势,是打算当成课本来研究了。
淑嘉有点黑线:“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些妇道人家的事儿,你倒上起心来了。”
“你不知道,”胤礽从册子里抬出头来,“这里头学问大着呢,不要小瞧了家长里短……”
黑线的平方。
“看岔了,那一页要合着后一页看的。”
“呃?怎么说?”把手上的册子斜过来,让淑嘉指一指。
“这里,隆科多,”淑嘉翻拣着给胤礽解释,“他与发妻不合,啧,孩子都生了……是父母之命,隆科多的母亲是赫舍里氏,这里,娶的妻子是这一家,门第不算很高,倒也殷实。”往后翻了n页,才翻到隆岳父家,差点儿不够格上册子了。
“唔,连上了。你接着说。”
淑嘉冷笑:“他瞧上了岳父的侍妾,硬给抢过来了!”[1]
咔!胤礽石化了。抢岳父的小老婆?听说过xx庶母的,这跟岳父抢人的还是头一回。隆科多,那个算是你小岳母啊!你要两家的脸面都往哪里放啊?
“弄了回来还叫这小妾给拿捏住了,叫往东不往西,跟灌了米汤似的!”td比穿越女狠多了,即使是万能玛丽苏也比不上啊,搞完岳父搞女婿,还把正室给整治了,还……尼玛佟国维是什么人啊?!!!家里这样他居然不收拾!这女人简直是开了金手指!你让我这个真·穿越来的人情何以堪啊?
“这等秘辛,你是怎么知道的?”
“女人们在一块儿,就是说这些呗,”没想到还真有这么个大消息,“上回我额娘带着二嫂来的,说是二哥对这位上司不大恭敬,她们也是没法子了。这四儿收了旁人的银子,就在隆科多那里吹枕头风,硬是安插了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进去,净添乱。做出这样的事情,他就是想恭敬也恭敬不起来。”
“唔。”
“也就是他们家了,换一个人,御史们怕不咬死他。不说旁的,单这出身来历……”
隆科多的历史作用她是忘得差不多了,不过现在佟家的立场倒是明显可见的。鄂伦岱是个比较情绪化的人,脾气直,与庆德处得不坏,连带的对毓庆宫的态度有所缓和。可是佟国维一脉,实在是冷静得令人发指,绝对连隐晦的善意都没有。
正好,有这么把柄在手,完全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用!
想到一块儿了,胤礽把这一页折了起来:“以后有什么他们家的消息,都告诉我。”
“呃?”
派人去打听不方便啊!虽然太子现在也培养出一些靠谱的人来用,毕竟是悄悄进行的,人手有限,佟家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随便你去打听,反不如这些京中八卦来得方便。“我要知道。”
“哦,好……”有些担忧的眼神。
胤礽伸手拉拉淑嘉的脸颊,在她的耳边轻声道:“我就是要替天行道,也要看看时候儿呢。他就说是舅父给的陪嫁丫头,我也讨不着好儿。可这女人,看着就不安份,必会再生事的。到时候……”
你不是跟老大好么?(大误,人家是觉得老八和气。)敢跳出来我就给你一板砖!汗阿玛最腻味这种事儿了!举凡悖逆、丑闻,反正就是说出来不好听的,他都讨厌!当然,现在不行,佟妃要册封为贵妃了,这当口还是缓一缓的好。
太td惊悚了!比算一百道土石方的题目还惊悚!谁能告诉我,在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嗳?这个是什么?”
“啊?哦……这个啊——”这是另一张小纸条儿,写了一半儿还没移到另一个本子里的,“老四、老五、老七家里都有双身子的人,日子就在下半年,我预备着走礼的时候照着开单子呢。”
胤礽哗哗地翻着册子:“老八那里……还没消息?”比着小纸条上的列表。
“啊……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