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情永久网址,请牢记!
皇后对画像不满意,这只是一个小八卦。请使用访问本站。眼下朝廷里、皇室里大事一堆,此事并不显眼。然而,在有关联的有心人的眼里,这就是一件大事儿。这不,就有人通过各种关系,想接下这桩差使,“努力画出让皇后陛下满意的画像”。
淑嘉有点儿吃惊地问董鄂氏:“你认得画画儿好的西洋人?”
这个董鄂氏却是三福晋的妹妹,福尔臣之妻。淑嘉隐约知道她婆家有人信教,却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巧。
董鄂氏看淑嘉似乎有些兴趣,愈发打起精神来:“正是,奴才家里颇有些信教的人,也就识得几个西洋人。其实这西洋人做事与咱们这里的人是一个道理——越有了功名越是缩手缩脚的,倒是些闲云野鹤往往给人意外之喜。”
三福晋给妹妹帮腔:“这说得倒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不就是中不溜儿的本事了么?失于匠气。”
淑嘉并不马上答应:“叫他们先试着画几幅画儿进上来,我看过了再说。”
董鄂氏大喜:“嗻。”
董鄂氏姐妹出了避暑山庄,先一齐往允祉的园子里去。到了三福晋正房,姐妹俩一人一杯清茶,坐着说话。三福晋道:“你说的这个事儿,究竟是成不成?”
董鄂氏道:“那几个西洋人,本事是有的,画的画儿你也见过了,很是不坏的,姐夫不是也说好么?”
三福晋道:“那就好,你那里可要把西洋人的规矩给教好了。”
“您就放心。”
姐妹们齐出了一口气,都面有得色。
爱新觉罗家族繁衍至今,规模已经颇为宏大,大到帝后已经不能全部识别所有努尔哈尔的后代及其妻妾,大到国家已经无法给所有人高官厚禄,很多本家比普通旗丁只是多了一根黄带子而已。
如此多的人口,必然产生竞争。争一个露脸的机会,争一份体面的待遇。
即使是近亲如允祉系,也需要时刻加强自己的存在感。比如领个差使,再比如与皇后打好关系。如果,如果帝后周围有自己推荐上去的人,也是一个援手不是?
三福晋还是比较看好妹妹的婆家的,这回的传教士与苏努家关系好,对自己一方也是有利的。推荐人,她有功劳,在皇后那里有脸面。同时也是给苏努那边卖个好,这个买卖不吃亏。
董鄂氏也高兴,她丈夫是苏努继室之子,考试通过了才是个三等镇国将军。前景实在不乐观,就需要多方钻营。
在庞大的觉罗人口中,也不乏一些有才干的人。比如苏努。苏努是禇英的后裔,从努尔哈赤算起,那是再正统不过的血脉。不幸的是,褚英这个嫡长子犯了事儿,被努尔哈赤亲自定罪,他的后代当然不可能很风光。别说做了皇帝的皇太极系了,就是同母弟代善系也比不上。
也许正是这样的巨大反差,使得禇英系很出了不少努力“上进”的人。有努力拍马屁的,也有如苏努这样努力工作的。他任职宗人府,参与纂修玉牒,三次随康熙出征葛尔丹,然后又任盛京将军,都比较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现在朝中做起了议政大臣,也是干得有板有眼。
苏努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个人爵位升成了贝子。比起禇英系的绝大多数人,好得不止一点两点。
历史上,此君是反雍正的,还是比较铁杆的八爷党,他周围的人很做了一些阴暗的事情。然而眼下,他却只是一下极有上进心的宗室而已。
不上进不行啊!苏努光正式的大老婆就有前赴后继的四任,此外还有不少侍妾。这些女人光儿子就给他生了十三个,多大的一个家族啊!好歹也是努尔哈赤嫡长子的后裔,过得太寒酸了自己都觉得丢人,不努力不行啊!
坦白地说,顺治、康熙两朝,对苏努一家还是很好的。顺治给了苏努比较高的爵位,否则以其非世袭罔替的承袭来说,他的级别应该降得很低才是。康熙则发掘了苏努的才干,派给他差使,又因为他差使办得好,升他做到了贝子。非但如此,苏努的儿子们也娶了挺不错的媳妇儿。
谁会嫌自己过得太好呢?而且十三个儿子啊!能袭爵的只有一个,还要降等袭,其他的儿子还得考试过了才有更差一点的爵位,等到了孙子辈,不少人就要沦为闲散宗室了!
不能不着急!
着急也没用,还是得抱好皇帝的大腿。
历史上苏努本人采取的就是一面抱好责任皇帝康熙的大腿,一面巴结好自己比较看好的、认为可能成为下任皇帝的允禩的大腿。前者他做得很好,后者只能说他看走了眼,最后被和谐了也怨不得别人。
眼下胤礽争气,也省了宗室、亲贵、大臣的许多麻烦,大家老老实实跟着皇帝走就行了。许多人家因此免于卷入夺嫡的旋涡,保全了自家家业性命。
苏努一系再也没什么好投机的了,乖乖跟着皇帝走就是了。巴结好皇帝,再讨好皇后、太子,自家的根基也就历三朝而渐发展,成为宗室中比较稳固的一家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苏努本人就认真办差,家里的女眷自然是要努力与宫中打好关系了。更巧的是,苏努的儿媳妇里有两个条件极为便利的:第七子勒钦的嫡妻董鄂氏,是七十之女,与九福晋是姐妹;第九子福尔臣的嫡妻董鄂氏,是勇勤公鹏春之女,与三福晋是姐妹。
更巧的是,苏努这十三个儿子里,活到现在的有十二个,个个都已娶妻生子。咳咳,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十二个人里,倒有一大半儿是信天主教的。很难说这是不是因为心中所求过于急切又前路艰难,而需要一个心灵寄托。
反正,苏努家大概是除教堂之外,教徒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了。
信教,当然是有人向他们传教,他们是那样的虔诚,传教士自然也努力地往他们家里跑。先是,苏努的儿子们笃信天主教,然后就在教义与传教士的游说之下,极力撺掇苏努也皈依一下。
苏努的生活阅历比儿子们到底丰富,虽然对天主教颇有好感,觉得有些内容说得不错。但是,他还是觉得扳依天主教不太好,也训斥过儿子们:“上蹿下跳,成何体统?”
狂热的宗教分子的理智指数为负,苏努诸子非但不听,还让传教士给取了教名!苏努不高兴了,尼玛传教士到中国来都要先取个中国名字才好行走的,偏偏他的儿子们、帝室贵胄们取了外国名字还引以为傲!
骂了一通之后,儿子们老实多了,苏努本人对传教士的态度也缓和了下来,父子之间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儿子们情知父亲不是对天主教有恶意,更加不断地劝说苏努,把握一切机会,想发展父亲入教。
由于苏努的默许,他的儿子们对天主更加虔诚,甚至儿媳妇们也略了解了一些教义。同时,苏努一家与天主教传教士的联系也是极为密切。
有心的传教士们努力与苏努诸子打好关系,试图发展他们家成为教友,进而扩大影响。清朝初期的时候,传教士们的生存环境非常之好,如南怀仁这样品德不咋地的家伙混得风声水起之后还能抓住机会把本土入值南书房的戴梓给陷害得流放了。这其中固然有朝廷力量角逐的因素,也不能不说这体现了传教士的地位。
然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传教士们的猪队友——教皇,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线,居然派人过来与康熙起了礼仪之争。弄得皇帝一发火,险些砸了大家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