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千帆目光冰冷地扫向众人,使得陈廉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
顾千帆站到赵盼儿身边,握住了她的手:“东京的衙门不接你的状纸没关系,大不了,我和你回钱塘告他去。”
赵盼儿心头一暖,就算全天下的人都反对,她也有顾千帆与她并肩!
就在此时,一个陌生的声音从他们的背后响起:“赵娘子,其实东京也不是没有别的地方可以接你的状子,只是,恐怕会有点难。”
众人回头,发现说话的竟是一位站在角落中的黑肤少年。那少年眉心上长了颗小痦子,从身量来看,他年纪不大,可那过分严肃的表情却使得他看起来极为老成。
少年朝顾千帆一拱手:“在下姓包,庐州人士,前日随父回京叙职,正好在永安楼品过神仙酒,当时赵娘子看我腹中饥饿,还特意多送了我一碟黄中饼呢。”
赵盼儿这下也认出来了那个小官人,出于一种奇妙的直觉,她觉得眼前这个小官人便是难得的契机,于是,她朝那少年回了一礼:“我不惧难,还请包小官人教我。”
少年沉稳地说道:“在下记得景德年间,官家曾有旨意,于东京阙门外设登闻鼓院。凡官吏士民有冤情者,皆受其词,其状可上于帝王,藉此以通达民情。赵娘子若是有意,不妨去鼓院试试。”
赵盼儿先是惊喜,其后却觉得奇怪,如果登闻鼓院那么容易就能上达天听,为何这么多年,她却从未听过别人提过此处呢?
正在她疑惑之时,顾千帆却如洞悉了她的想法般,说:“朝廷有敕令,登闻鼓院只接官典犯赃、袄讹劫杀这类恶罪之诉,其他案由,仍然必须要从县至州,一级级上告,否则便是越诉。”
少年低声道:“但如果愿意受二十杖,鼓院还是可以受状的。所以我刚才才说,有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