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是从“有夏之居”、“大夏”地名演变为部落名,遂成为国名。当然到了现在,居住的房子已经演变成“厦”字,跟“夏”一字有别。
据传,夏朝的开创者夏族,是颛顼部落的一支后裔,是黄帝后裔颛顼高阳氏与炎帝的一支共工氏通婚形成的一个部落。
因为夏朝是起始,有开创之意,符合山海城在荒野第一个立国的定位,所以领地支持继承该国号者最多。
商朝则是第一个有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山海城的天坛之中还摆放着一尊商鼎,算是有一丝渊源。
商人的始祖契,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邑,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故而国号就选定为“商”。
契是帝喾之子,黄帝的曾孙,五帝之一,故而商族也是黄帝后裔。只是商朝位于三个上古王朝中间,不上不下,因而支持者甚少。
周朝则是最后一个世袭制奴隶王朝,又是百家学说起源之地,跟山海城的渊源就更深,因而也有不少人支持此国号。
山海城倘若继承此国号,立马就会有一批人才归附。
黄帝居姬水,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
周人受薰育戎侵袭逼迫,不得不离乡远徙。他们历尽艰辛,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就此产生“周”的概念。
“周”字最初写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后来演变为周字。
只是周王朝实际上是西周跟东周,百家学说诞生时的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的存在感越来越弱,仅凭此一点,又不足以一锤定音。
三个上古王朝都是炎黄后裔,都能代表正统。
就算是欧阳朔,目前也在“夏”跟“周”之间徘徊不定。
姜尚神情突然有些复杂,良久方才说道:“老朽曾助周灭商,深陷其中,为了避嫌,还是不参与的好。如何选择,还需君上一人决断。”
欧阳朔点头,似乎有点明白姜尚的意思。欧阳朔突然想到,牧野之战时,周武王可是间接死在他手上呢。
这么一想,欧阳朔就有点毛骨悚然。
欧阳朔甩开脑中思绪,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说道:“太公到内阁任职,学堂这边可有推荐人选?”
西南大学堂也是领地根基之一,更是百家汇聚之地,姜尚走了,欧阳朔也不能随便找一人代替,否则会出乱子的。
姜尚却是早已属意人选,说道:“孔丘可以。”
欧阳朔大为惊讶,道:“孔老夫子愿意出山?”如果是孔子接替姜尚,出任西南大学堂校长一职,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只是孔子醉心于对儒家学说的重塑,怕是没那么好请。
“君上放心,老朽会亲自去请的。”
欧阳朔就是一笑,“那就再好不过了。”
有姜尚这位孔子的半个老师出面,当无大问题。
如此也算是了了欧阳朔的一桩心事。
见天色已晚,欧阳朔起身告辞,说道:“明日,孤在都护府恭候太公大驾。”却是要跟姜尚、萧何等人商议,未来王朝的架构问题。
姜尚点了点头,起身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