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平是听说过杨锐的名声的,否则也不会主动邀请他加入学生会。
不过,负责审核项目的教授都很忙,是否听说过杨锐就很难说了,用不那么自恋的心态来考虑问题,当一名教授为了国际领先或者国内领先的技术而废寝忘食的时候,他又有多少时间去关注学校里的学生风云。
杨锐既然自信,只要有一名教授看过他的论文,就不可能无动于衷,王亚平认为,自己的任务应该是保证至少有一名教授看过杨锐的论文。
按道理说,学校找得到的教授都送了论文和简历,总会有一个看的,王亚平却担心对不起北京饭店的那顿饭。他是看着杨锐结账的,小指头厚的票子花了出去,要是就办了毛启明这么一档事,王亚平自个觉得面子都过不去。
直接找教授,盯着他把论文看了,王亚平还没这个本事,他想来想去,还是决定从学生这里入手。
他先打问了几个本校的研究生,将项目委员会的教授性格了解了一番。
不同人有不同的接触方式,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倔强的能宁死不屈,洁癖的能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教授,显然是不适合接触的
容易说话的教授也不一定适合,杨锐没给王亚平经费,王亚平也不可能自己出钱腐蚀教授去。所以,他不能找爱财的,必须找爱才的。
最后,自然是保证杨锐的论文能被对方看懂,否则,爱才也无从谈起。
80年代的北大教授,至少是五六十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懂英语,有的懂俄语,有的懂法语,王亚平必须找到的是懂英语的,而且水平得相对不错,能够轻松阅读英语论文的。专业也得有所考虑,生物系的自然不错,化学系的其实也能看懂现在的生物专业文章,一些物理系和数学系的教授,实际上也有跨学科自学生物专业的。毕竟,生物科学被誉为21世纪科学,有兴趣的人很多。
王亚平仔细的筛选了一遍,最终决定主攻化学系的程教授。
这一次,他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找了本校的研究生,请他旁敲侧击的将杨锐的论文提出来。
为了演得像,这研究生还得专门阅读杨锐的论文。
王亚平与那研究生商量好,给了对方一天的时间,安心的回去了。
第二天,王亚平找到宿舍去,却是一个人毛都没看到。
“白振宁呢?”王亚平指着空出来的床位问。
“昨天就没回来。”宿舍里的研究生捧着一本《红与黑》,看的神经都过敏了。
“去哪了知道吗?”
“自习室吧,熬夜能去哪。”舍友不以为意。
王亚平于是一间自习室一间自习室的找,没找到,于是又一个人一个人的问,好容易找到了,才见对方用衣服蒙着脑袋,睡的正香。
“哎,看完了没有?看完了就见程教授去,别过两天又有出差什么的事儿给耽搁了。”王亚平瞄准的程仕教授也是普通牛级的,与唐集中在各自的领域内实力相当,但现在的化学系比生物系要重要,程教授也就增选进了项目委员会,经常能够混到外出的机会。
被喊醒来的研究生白振宁两眼朦胧的盯着王亚平看了好一会,才抹抹嘴角,道:“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