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表在articles(文章)下面。”在《自然》期刊的几个栏目中,只有文章栏目下面,才有超过五页的长文,学者们一说都知道。
贾万里欣然点头,笑道:“看你学数学的劲头就知道,你是很有想法的,继续努力,我支持你扩建实验室。”
他绕了一圈,也是知道了杨锐要扩建实验室的消息。
杨锐小心的道:“您不觉得我有些挤占资源?”
“开玩笑!你是给学校争取资源。诺……”贾万里看到教室里还有其他学生竖着耳朵,放低了声音,简略道:“你得了奖,不知要给学校争取多少荣誉,学校不给你,上级也要拨给你。”
杨锐喜笑颜开,道:“您这么说,我就放心多了。”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该担心的是别人。”贾万里看到窗外的人影一闪而过,努努嘴,道:“看人要看的准一点。”
杨锐莫名的得到提点,莫名的送贾万里教授离开,就被同学们给围住了。
“杨锐,你又出了《自然》?”
“《自然》是啥?”
“《nature》!”
“那是啥?”
同为北大二年级生,学生们的见识却是千差万别。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的中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十几年里,接触的东西比大山沟里的中学生,不知要多多少。进入北大以后,闷头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有,闷头在图书馆读书的学生有,闷头在学校读书的学生有,不安心读书的亦有,不同的学生,对学术的了解自然不同。
不过,有杨锐做前车之鉴,《自然》的名声是打出去了。
杨锐随口回答几句,剩下的问题就被旁边的学生给接过去了,一会儿,留在教室的学生就聊成了一团。
杨锐笑笑,收拾好书包,单肩背着出门,他下午还要去实验室,午餐时间并不宽裕。
门口,一个徘徊了不知多久的黑影看到杨锐,快步走了过来,叫住杨锐,笑道:“杨锐同学,你好,有时间聊聊吗?”
来人约莫30多岁的样子,粗而密的眉毛,大而亮的眼睛,一望就是所谓的浓眉大眼了。
“有什么事?”杨锐站住了。
“杨锐同学。”来人搓着手,有点不好意思的来到杨锐面前,迟疑片刻,几乎就在杨锐以为他要表白的时候,这位开口了,说:“我是来道歉的。”
“为什么?”
“我是为我父亲来道歉了,我父亲是你昨天见过的庞先珍,我叫庞暮,是他儿子。”
“你是庞校长的儿子?”杨锐有些明白了。
“是,我是庞校长的儿子,目前在学校教务处工作。”庞暮很羞涩的笑两声,说:“我和我爸爸不一样,我爸爸这个人吧,比较强势,我从小受他管束比较多,反而比较弱势,当初,我爸爸支持理查德,我其实是反对的,但我人微言轻,做不了什么……”
“过去的事就过去好了。”杨锐摆摆手,道:“没必要再说以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