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5章 入轨

比起其他人,杨锐在阅读图像等方面,向来有优势。

他并不阅读照片的具体图像,只看图像是否符合三维结构的理论,这是所有看图像的人所需要做的事。学校里为什么要学习骨折的八种形式之类的章节,就是用来核对图像上是否有相应的要素,如果有,就证明是骨折了,如果没有,就证明没有。

不过,80年代的学者,对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知之甚少,从而让杨锐形成了相对优势。

他只看了一会,就将图像放回了袋子中,再用审视的目光看着谷强。

“杨主任……”谷强有点心虚,喊了一声。

“做实验记录了吗?”

“做了。”谷强赶紧拿出来,这是个好习惯,也是离子通道实验室强于其他实验室的地方,哪怕是随手而为的实验,也一定要做实验记录,而且要边做边记。

实验记录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没用的,但是,当你有所发现的时候,特别是世界级发现的时候,你唯一的遗憾只会是实验记录不够详细!

“我当初如果……就好了”的话,是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经常说的。

系统训练的目的就是让研究员做好准备,抓住每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毕竟,人一辈子踩狗屎的次数是有限的,谷强除外。

杨锐又瞥了谷强一眼,看完实验记录,道:“暂时没有问题,但我还是要看到重复实验。”

“当然。”谷强说完,低声道:“这样的话,三维结构是不是就做出来?”

杨锐迟疑了一下,道:“基本上。”

“耶!”谷强低低的喊了一声。

“还要把剩下的部分完善出来,再把三维结构画出来,不过,基本就是这样了,剩下的都是粗活。”杨锐说的也有些感慨。

关于第三阶段的实验,也就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需求,是找到细小的细胞外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激活模式。

简单来说,g蛋白偶联受体身为一种蛋白质,虽然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但在分子层面上,却是非常庞大的存在。它就像是一座分子大厦,不停的有人和车进进出出。

这些进出的人或者车,就是细胞外配体。

比如人的嗅觉是如何产生的呢?

外界的空气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分子,它们进入人的鼻子,其中一些能够被人类所分辨的分子,就会与人体的某种g蛋白偶联受体接触,这颗分子就是进入了g蛋白偶联受体大厦的行人。

行人进入大厦,大厦发出一个信号给大脑,大脑搜索资料,告诉人类,你刚刚闻到的是什么。

要划定g蛋白偶联受体的三维结构,就是要描述这座大厦的模样,其中最难的不是轮廓——硕大的g蛋白偶联受体的轮廓还是很容易做出来的,最难最主要最重要的部分,是看它如何接纳行人与车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