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像渭平学府这样的学院在每个府城都有,且都是根据每个府城的名字来命名的,这些府城都是国家出资建立的,规章制度大多都是由朝廷直接颁布的,除此以为,学府里还有专门的监督人员,每两年一轮次。

还有像现代的贫困生补助亦或者助学贷款等等。

这种教育制度还没有普及到各个县城,只在府城设立,但学府里的老师都是朝廷派来的,大多都是举人更甚至每个学府都有三名进士。

是以即便是大家不喜欢学府的教学,为了进士的名头,都会将家里的子嗣送到这里。

前两日孟允舒和宴栩说将喻知宁送到学堂的事,宴栩便和他说了渭平学府。

起初听到这种教学制度,孟允舒觉得震惊,可一旦想到自己的老乡陆儒安是王君,便又觉得是正常的。

毕竟他们都是接受过华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也享受过知道国家的教育政策,虽做不到像华国那样免除学杂费,但助学贷款和贫困补助还有因材施教也是能做好的。

因着今日是小假,除过家在府城距离近的,大多学子都不回家,是以府城里有了什么新鲜玩意被他们知道后便会趁着今日的假期去看一看。

而清舒楼正是在他们的名单上,这不,一下学手里不缺银钱的都来了。

故此清舒楼今日又有了刚刚开张时的热闹景象。

宴栩给他提过的学府,孟允舒自然会留心,他自己私底下也找人打听了,再加上对老乡的滤镜,孟允舒对渭平学府的有了很浓的兴趣,现在自己的铺子里来了这么多穿着校服的学子,他自是要多观察观察。

看看他们的面貌精神,若是可以,等今年渭平学府六月开始报名的时候他就带着喻知宁去。

面对着喻辰这样做生意的哥儿,他们的脸上并没有露出来嫌弃和责备,目色平静,脸上看不出一丝不喜,反而举止间都露出他们良好的风度和礼貌,距离把握的恰到好处,有几个心急的,一时不察自觉失利后会自动退回到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