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原本挂着大幅火锅相的地方,又添几幅,上面绘了楼中名气最响的几间商号,用以吸引客人。
城中不少人确实被吸引了来。
也有许多人本是来吃火锅的,一见到这琳琅满目的铺面,又一头扎了进去。
“这样做生意,真是头一回见。”
“确实罕见,不过倒方便得很。我先去楼上吃了饭,下来刚好消消食,买点衣服首饰再回家,一趟下来,几天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而且这里的商号也真是全,各个老字号和时兴商铺都能找着。”
这样把各家商铺集中在一幢楼里的做法,确实吸引了许多人。尝试一番后,大家也觉得这样很方便。以往他们要买东西,常常得从城南逛到城北,一次下来又累又饿,买东西的兴趣都消磨光了。
而在宋记就不同了,胭脂水粉、钗环首饰、成衣布料,还有一些其他玩意儿,应有尽有。商场外临街的铺子里还能买到纸张,纸坊隔壁,卖笔墨的全义堂也来开了分号,笔墨纸砚,一趟便可购齐,方便极了!
而且宋记商场不仅可以买东西,还能听书。
宋菽买下这栋楼时,院子里就有好些厢房,他把东厢改造了一番,做成了听书的小剧场,又请来了几个知名的说书人,按照排班,轮流上场。
如今市民艺术还在萌芽期,流行的书目就那几种。
宋菽又从空间里抄了几出《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回目,给那些说书人演练。要不是四大名著又长又厚,他恨不能一次把它们都拿出来。
不过就这几回,也足够这些少有娱乐的百姓们,听得如痴如醉。
西厢那儿,宋菽设了个茶肆,又辟出一间,给了城里一家食肆。做些便宜实惠的饭菜,供客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