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菜汤饼一碗!”临州城北面的一家浇头汤饼铺里,店家一声喊,立刻有人来端了汤饼。
铺中的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各自吃得热火朝天。
靠门口的桌子旁,一人摘下斗笠,跟店家喊了自己要的汤饼,便坐下跟拼桌的人道:“兄弟,你可知道宋记的工地在哪儿?”
“宋记的工地?”那人重复道,他的汤饼还含在嘴里,显得有些蠢笨。
“你不知道?听说宋四郎又开了一片地,打算招工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建新作坊,我从县里上来的,想去应聘呢。”一开始那人道。
“我知道。”邻桌的一人道,“但那工地不招人,宋四郎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了几百个jīng壮劳力,已经在工地旁搭起营帐了。”
“我听说是从义成来的。”另一个刚进门的客人也插嘴道。
“不招了?”最初提问的那人有些失望,“早知道就不来了。”
“兄弟别难过,这临州城里……”旁边的人是本地的,热心地说起城内好找工作的地方。这几年临州发展得很不错,除了宋记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做工的好地方。这一人人说起,那个从县里来找工的人认真听着。
“我都不知道宋家开了新工地,”其他人依旧在讨论宋记的事,“在哪儿啊?宋四郎打算做什么?”
“似乎在城东,我听邻居说的,他在那一带摆摊。”
“可是要建新作坊?我瞅着宋四郎这修路的工程肯定耗费钱帛,他大约是又找到什么赚钱的法子了。”
“要我说,宋四郎不该这么着急,修路多费钱呐,建新作坊也不见得马上就能赚钱,还要招好多新的工人。”另一人道,“你们知道不,近些日子宋记的员工食堂伙食都变差了,原本一顿有两个大荤五个小荤,如今只剩一个大荤两个小荤,连蔬菜也都只吃本地,不吃外地的了。”
“没准宋四郎有好办法呢?听说他那豆芽最早开始卖的时候价比huáng金呢,如果他能再弄出这样的东西,修路的钱帛不是片刻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