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还得是咱爷俩

七成下岗!这个比例,哪能不出乱子?他都不知道尚北的领导班子到底在干什么。

然而,话到这个地步,郭昌存就不能再装听不见了,也豁出去了。

“呵呵。”干笑一声,“陈部长是第一次来东北吧?”

“您主管农业改革,不了解东北的工业结构,其实也正常。”

陈副部皱眉,平复了一下心情:“怎么?有隐情?”

郭昌存:“也算不上隐情。这么和您说吧,不光是尚北,整个龙江省,整个东北,只要是中小型以下的城镇,基本都是一个情况。而且,文良同志说七成,那都是保守的。”

见陈副部长不解,郭厅解释道:“是这样的,在改革之前,东北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基地、粮食主产区。”

“所以在改革前,东北的城市化人口全国第一,大量的工厂在计划经济体系内建立起来。”

陈副部,“这一点,我是知道的。可是,你们就不能像南方学习吗?不能坐着等死嘛?要想办法啊!”

郭昌存:“陈部长,听我把话说完。”

“话是这么说,您也可以说我们东北人懒,东北人没脑子,东北人不上进,东北人干半年休半年!怎么说都行!”

“可是,我们不懒啊,是真没办法!”

陈副部皱眉,“不要扯那么远,说重点!”

郭昌存:“重点就是,没有办法可想!”

“东北有相当一部分工厂、林场、矿山有战备任务,每座工厂要备份一条军工生产线,不但机器要到位,配套人员也要到位,要保证战时随时可以转入军工产业。”

“像尚北的农机厂、齿轮厂、纺织厂、药厂、化肥厂、酒厂等等,就都属于这种半生产半战备的情况。”

“这就等于,不但自己要跑起来,还要背着一个人跑起来。改革大潮之初,东北又是大后方,要稳定,要给南方的兄弟省份托底,起步比南方就要晚。”

“而这些战备工厂还要担负战备职能,转不了型,也破不了产。只能半死不活的一拖再拖,最后就都成了烂摊子。”

郭昌存有些激动,一口气说完。

这边,付长河也终于忍不住开口了,“我给陈部长说一个笑话吧!”

陈副部现在哪有心情听笑话,但也看得出来,付长河这个笑话绝对不简单。

只闻付长江道:“早五年前,尚北光公家的国营饭店就有三十多家,电影院有六个,文化宫有两个,就连体育馆也有两个。”

陈副部,“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付长河,“都是没办法的办法,各个工厂有战备任务,好几条生产线要备出来,工人也要备出来。机器可以停着,可工人怎么办?总不能也闲着吧?所以,开饭店,开商店,搞厂内经济,就成了为数不多的出路。”

“到最后,农机厂有机关酒楼,齿轮厂也有。纺织厂人多,不但有饭店,还有电影院。”

“而林业系统这边,河山屯林业局最厉害,已经是镇中镇了。电影院、文化宫、饭店、商店,全套的城镇设施一样也不少!”

“到了现在,全完了”

陈副部越听越心惊,越听越气愤,“都到这个地步了,你们怎么不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