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剑指东林

“这”

崔景荣又喝了口,“好在家乡二字,能让家乡人炒茶并送过来,可见杨大人的乡望之重。”

“哈哈哈。”

二人相视大笑,杨涟道,“不愧是景荣,能言善辩。不过我这茶还真的不错,给你喝却是牛嚼牡丹了。”

说笑一阵,崔景荣表情忧虑,“林闻此子有皇后作保,又深得皇上欢心,如今执掌锦衣卫大权在握,我担心他日后会成为下一个魏忠贤,甚至更加危险。”

犹豫片刻,他又讲道,“文孺兄,你说我们要不要低头服个软,想办法将林闻再争取过来,免得他走上歧路为祸一方。”

杨涟喟叹道,“晚了啊,在我们选择魏国公的时候就已经晚了,现在去求和结盟,魏国公的杀孙之仇可怎么办,走私派又怎么能准许。如今我们刚刚开始合作,不要节外生枝。”

他低头饮茶,“世上没有回头路可以走,本以为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谁也没料到一转身就成大鳄。不过也不用担心林闻会成为下一个魏忠贤,二者不是一路人。他虽然心机深沉些,但没有什么坏心思。我同他相识于患难,自认看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他是真心想要大明变得更好,只不过路子与我们不同而已。”

“他想走什么路子?”

“由下而上,彻彻底底地变革。”

崔景荣面露不屑,“他?哪怕张白圭权倾天下,为大明续命百年,可也是由上至下推行他的一条鞭法,依靠下面的愚民能有什么出息。想要改革,就要争取世家大族、江湖豪族的支持,唯有如此才能成功。”

杨涟不置可否,“或许吧。”

燕山书院、开海、武盟再加上众多的中低层官员,杨涟感觉滕瑞麒在下一盘大棋,可却摸不到脉络。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燕山之上多了一所书院之事根本瞒不过有心人,不过没人把它放在眼中罢了,一所书院,几百个穷苦孩子,能掀起什么波浪?

“不提这个,魏国公一脉经营南京百年,根深蒂固,远非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可以比拟,既然没有办法挽回那就算了,有得必有失。”崔景荣揭过这个话题,“孙承宗大人不愿意回京吗?”

杨涟摇摇头,“他不愿意牵扯进党争之中,如此也好,起码辽东可以稳住,避免局势进一步糜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