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陈家族学内教书先生已经够用,云清先生已很少去了,待他搬进南山坳后,就有了更多空暇教小草读书了。
云清先生笑了,“只建书舍,不建书院?”
小暖嘿嘿两声,“小暖学识不够,没资格建书院。”
大周教人读书的地方分很多种。私人办的只收一两班学生的叫私塾,由宗族或村里人集资办的叫族学或义学,由名士筹资兴办的书院和由朝廷衙门出资兴办的各级教学机构算作正规机构,这正规机构根据出资的衙门等级不同,可分为县学、州学、府学和国子监等。
书院论规模比私塾或族学义学大,大周内又几处知名的书院,甚至比其所在地的州学、县学名声和影响还大。因为书院的影响越来越大,朝廷为了将强对书院的控制,也会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书先生、调拨田亩和经费等,所以现在的大多数书院算作半民半官性质的教育机构。若按照现代等级来划分,书院类似于大学,是学术学问和宣传自己思想、积累政治资本的地方。
小暖一不需要积累政治资本,二没有思想想传播,三更没兴趣研究学问,所以她对办书院一点兴趣也没有。
第七二六章 我凭什么让他们满意
云清先生看着小暖一脸精明的小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我看你这丫头是怕麻烦吧!”
不光麻烦还不赚什么钱,做来干什么。小暖笑眯眯的,“先生果然知我,过几年小草长大了,她要是想办书院,咱们再办。到那时,您这前国子监祭酒大人,又该走马上任了。”
小暖若是现在办书院,她爹陈祖谟就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不过云清先生也知他们父女之间芥蒂颇深,小暖对她娘亲和妹妹有求必应,但对陈祖谟,不给他添堵已是不错了,怎么可能让他来做书院的山长。
陈祖谟其身不正,累及他的一身才华无处施展,可怜又可恨。云清先生略过他,又道,“书舍的书办老夫给你荐举一人,你看珠绿如何?”
小暖正有此意,“先生用着顺手就好,除了珠绿,我再给先生配个能跑外场的。”
两人相谈甚欢时,珠绿推门进来上茶。小暖点头致谢,随意往门外看了一眼,正好与一个年轻书生四目相对,两人相互点头致意。
待他过去后,小暖问珠绿,“那身着白衫的书生是何人?”
珠绿顺着小暖的视线看过去,手里的茶微抖,面上平静地答道,“是来书舍读书的,珠绿也不知晓其名姓。”
小暖笑道,“这人好生面熟,玄舞去‘请’他进来坐坐,吃杯茶再走。”
玄舞正要出去要请人进来,田守一急匆匆地跑了来,“小师姑,赵少爷回来了,他说登州田庄里的棉花被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