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爷在光明殿从上午一直待到后半晌,两人才将正事讲完,吃茶歇息。
今日天气晴朗,傍晚的斜晖自光明殿用云母制成的明瓦窗格中透进来,照得殿内温暖而明亮。
宫内的宫殿,冬日糊窗用的多是桃心纸,妃子的宫殿可用保暖性更好的蚌壳制成的明瓦片,只有太后、皇帝和皇后的宫殿才能用透明度最好的云母。
云母有黑色、白色和偏绿色,工匠们用深浅不一的三色云母在窗格上拼出了意境悠远的山水画,照在云母上的光线强弱不同时,这副山水便不同,若四季变换,精美绝伦。
熙宁帝和三爷靠做在椅子上,欣赏着窗格上的山水由亮渐渐转暗,才心满意足地让德喜掌灯。
“二哥,这真是太妙了!”三爷真心赞美道。
熙宁帝也中意极了,“这是周镇齐让将作监的工匠们制出来的,让他也给你置办一套。”
周镇齐是周琼华的兄长,也是熙宁帝的后妃昭容周琼莛的兄长,两个多月前被熙宁帝提拔为将作监少监。如此看来,他被提拔,与光明殿窗格上这云母山水明瓦大有关联。
按说,三爷是该推辞的。但是他也喜欢极了这云母明瓦,想跟小暖一起靠坐在房间内欣赏此等精致,便应下了,“好,多谢二哥。”
熙宁帝得意地笑,“我就知道你也会喜欢。”
三爷如实点头,“二哥的眼光,越来越好了。”
“也不全是眼光的关系。以前是矮子里拔将军,现在是优中选优,所以看起来更好了。”当皇帝虽然辛苦了些,但天下宝物尽由他挑选,还是让熙宁帝颇为满足的。
站在他们二人伺候着的德喜,也默默点头。比起之前的威严肃穆的宜寿宫,德喜也更喜欢现在的光明殿,站在这里都觉得心里豁亮。
两人吃了几盏茶,熙宁帝将殿里的太监宫女们都打发走,问起私事,“秦安人与我舅舅的事,三弟怎么看?弟妹可有说什么?”
敬国公李奚然倾慕晟王的岳母秦安人之事,已经传遍了大周,成为京城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数月前,敬国公跟着秦安人回南山坳后,当中表意,后在秦安人的居所前足足站了三天。谁知秦安人却紧闭门户,只让女儿送他回去。
直到敬国公归京,秦安人都没见他一面。看意思,秦安人竟拒绝了敬国公的求亲!
这实在是太出乎众人的意料了。
舅舅回京后,熙宁帝跑去问了此事,才知舅舅不是做戏,是真的想娶秦安人,安享晚年。
熙宁帝见舅舅如此,曾动了下旨赐婚的主意,但被舅舅婉拒了,“我舅舅为了朝廷,兢兢业业数十载,如今退朝在家,却冷冷清清无人陪伴,我心里也很不忍。若是秦安人也有意,尽可抛开世俗浅见,与我舅舅结成秦晋之好,岂不是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