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

别管结果如何,颐和长公主闹了那么一场,邕王府名声必定受损,这样的打击是很难恢复的。

她现在只能祈祷,颐和长公主可一定要长命百岁。万一她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话,邕王府必定会再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啊

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颐和长公主的澄清,并没有起到他们预料中的作用。

相反,倒是起了反作用!

外边的议论声,一水儿的全是质疑。

毕竟,颐和长公主之前人不人鬼不鬼的站在邕王府门口悲愤欲绝、哀伤得仿佛下一秒就要昏厥过去的模样儿实在是太深入人心。

见到她那副模样,没有人不心生同情和怜悯。

百姓们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容易就会变得淡忘,况且,颐和长公主之前怎么勾搭臣子怎么作恶没人看见,但是她作为一个失去了唯一女儿的母亲悲伤控诉的模样却是人人都见着了,可想而知心里的天平会偏向哪一边。

结果进了一趟宫之后,颐和长公主的声音却完全相反了!

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要说其中没有猫腻、没有被人威胁压迫,谁信?

反正,绝大多数人都不信。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的议论沸沸扬扬,全都是怀疑颐和长公主被皇权所压迫不得不低头委屈求全的声音。

皇家的形象非但没有挽回,反倒更落了一层。

一时间,所谓的皇家在百姓们心中滤镜破裂得不堪一击

萧景淮本来以为颐和长公主亲自辟谣,这事儿就到此为止,就还他清白了。不想却是如此,差点儿没给气死!

这下子,他更是百口莫辩了。

宫里的伏皇后也同样如此。

须知那些老臣们最看重的便是品行口碑,邕王口碑全崩,如何收拢人心?岂不是白白便宜了萧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