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页

七零年代的他们 花恒 950 字 3个月前

亲眼见证石门村人实实在在的赚到了钱, 其他在观望的村子也就陆续都跟着行动了起来。

而眼看形势大好, 县委领导提出把工厂搬回县城, 但被陆战生直接拒绝了。

陆战生认为, 石门村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承担过项目的风险, 如今也该享受项目带来的便利, 工厂就应该直接建设在石门村,新采购的材料运过来之后,也该由石门村人负责统筹下放给其他村子,并安排人员教授给其他村子里的村民技术和方法。

对于陆战生的这个要求, 县委领导经过商议,最终也只能同意, 毕竟目前确实只有石门村人掌握着编柳筐的技术。

更何况,还有个正在等待建设的化肥厂也需要陆战生他们出力。

县里同意之后,下批了允准文件,并给予了一定的拨款。

陆战生用这笔钱去买了一批砖瓦材料,很快就带着大伙儿在石门村打谷场旁边的空地上盖起了一长排砖房,然后用矮墙围出了两个院子。

一个作为手工艺品厂,一个做化肥厂。

从此,两家国营工厂就直接坐落在了石门村的村口。

吴铁柱作为柳筐厂的厂长,发展了十几个平时干活积极的村民,让他们成为了国营企业的正式工人。

而化肥厂厂长的头衔,大家经过商议之后,最终也给了吴常德。

知青们都无异议。

在当领导这件事上,知青们表现出了莫名统一的默契,他们都愿意参与其中,帮着出谋划策,却都并不愿意成为其中的领导,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但他们都隐约觉得他们不会长久的待在这里。

化肥厂建成之后,一开始是贺知带着宋见和赵俊这帮知青他们干,但陆战生觉得只靠他们这帮人并不是长久之计,思考过后,他决定安排村里人轮流到工厂干活,并挑选其中一批比较聪明能干的青年重点培养,让他们跟着一起学习化肥的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