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儿。”
“这两人做了一段时间的好兄弟。”
说完这句,两人相视一笑,然后勾肩搭背的进了化妆室。
李幼荣的造型设计还是由杰森操刀,红衣长发那么一打扮,再往镜头前那么一站,那个原著中【唇红齿白,修眉朗目,面色白里透红,有如良质美玉,便是那武林中有名的美男子“玉面瑶琴神剑手”徐若愚,比起他来,也要自愧不如】的王怜花,就那么活生生的出现在众人面前。李幼荣于这个形象的契合度之高,让在一旁的导演邓中山再一次感慨对陈翰林:“还是陈先生会选人啊。”
陈翰林摇摇头,没有说话。
恶魔的心肝,狐狸的伎俩,一张可以把死人说活的嘴——古龙笔下江湖人称千面公子,玉面朱唇,风流可人,足智多谋,亦正亦邪,不知是君子还是小人的王怜花,就像是一个灰色的存在。
这不是《武林外史》第一次被翻拍了。早在2001年的时候,香港那边就联合两岸三地拍摄过一版,当时也是取得过收视狂潮的。然而对那版,陈翰林是不满意的。在他看来,剧情与原著差距过大不说,在王怜花演员的选择方面就有问题。其实那个扮演者也算是长得不错,演戏时也在拼命饰演着【坏人】,但演惯了正面角色的他眉眼中却怎么也盖不下那三分正气。一点也不符合陈翰林心中那种机灵和狡黠之感。
在陈翰林心中,《武林外史》中是有两个主角的。
王怜花和沈浪的恩仇,从开篇纠缠到结尾。陈翰林第一次读《武林外史》时,就被他们那种似敌似友的关系吸引了。王怜花本是世间聪明至极之人,却不想遇到了沈浪这个对手。沈浪身上的所有品质,也正是与王怜花对峙时才能体现。这两个人,就像诸葛亮和周瑜,本来有一个却已经很好,命运却偏偏让他们遇见对方。然而也正是这种遇见,才让这个江湖变得精彩纷呈,变得不再无聊。
所以,出于自己的喜爱,在得到作者首肯后,陈翰林在督导这版编剧创作剧本时,重点强调要将王怜花的戏份增多。
这版的《武林外史》,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双男主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