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五章 带不走的学问

大悲大喜大悲,这大概就是秦人这几年的状态。

在昭襄王逝世后的一年零三天,新任秦王也离开了。安国君只做了三天的君王只见了一次群臣,甚至很多的任命还没有下发,便急匆匆的离开了,群臣们并没有多么的惊讶,安国君的身体状况,一直都很不好,尤其是昭襄王逝世之后,他常年都是在病榻上,无法起身,大臣们甚至认为他可能熬不过守孝期。

原先的大胜所带来的喜悦,消失的那么迅速。

赵括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整个人也有些不敢相信,登基三天就逝世了?他也不清楚历史上的安国君是怎么样的,可是他记得,千古一帝是幼年登基,那如此看来似乎异人也坚持不了太久?与秦人的悲伤不同的是,赵括的门客们,家人们就要显得平静的多,他们不是秦人,对秦王也没有那么浓厚的感情。

安国君因为身体的原因,也不曾来拜访过赵括,对于这些人而言,安国君只不过是个陌生人而已,就连赵政,他的脸上也没有多少的悲痛,似乎都不是很愿意去哭,他对这位大父,没有任何的感情当赵括带着他去为王发丧的时候,他也是低着头,一言不发,这跟其余那些哭成了泪人的公子们截然不同,格格不入。

异人哭的很伤心,赵括不觉得这是伪装,他是真的很伤心而平日里那些不敢太靠近异人的大臣们,此刻也是围绕在他的身边,因为在秦王逝世之后,异人就要成为秦国的王,无论是大臣们,是阳泉君这样的贵族们,还是异人的兄弟们,看向异人的目光都变得恭敬了很多。

原先那些对他怀有敌意的兄弟们,此刻都抱着他,喊着兄长,哭的一塌糊涂。

葬礼还是很简单,赵括也明白为什么商鞅一个法家的人要像墨者一样提议节葬了,大概就是因为害怕出现安国君这样的情况吧,若是短时间内有数位君王逝世,而每一次都要劳师动众,还要让全国的百姓守孝,那可真的是一个国家最大的灾难。赵括对这位安国君,心里还是有些尊重的。

安国君跟他的父亲不同,他比昭襄王要多出一些人情味,他有自己所宠溺的妃子,他也喜欢将自己的孩子孙子们叫到身边来,昭襄王是一个纯粹的君王,他的脑海里只有治理国家,昭襄王可以为了秦国而牺牲掉自己的家人,而安国君大概是不会如此的。在他实际上统治秦国的一年时间里,他也做出了不少的事情。

秦国是一个很幸运的国家。

秦献公赵连登基之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他废止人殉,迁都栎阳,并且扩大秦国的商业活动,编制户籍,推广县制。并收复河西,打败韩魏两国使得天下人发现,这秦国还挺有潜力的。而在他之后继位的秦孝公赢渠梁,这位不用多说,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

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国都城安邑,拓地至洛水以东。

使得天下人发现,这秦国还挺强的。

在他之后的秦惠文王嬴驷,虽说杀了商鞅,可是没有废除他的变法,他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位君王。当政期间,文有张仪连横六国,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之路,使得天下人发现,这秦国怎么这么强???

他之后的秦武王嬴荡,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对内设置丞相,对外结盟魏国,联越制楚。在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在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虽然只做了四年的君王,可他这四年里所做的事情,超过了其他国家的君主十几年的功绩他让天下人发现,不联合起来根本没有办法战胜暴秦。

而他之后就是昭襄王了,这位就不必多说什么了,左手范雎,右手白起,打得各国联军哇哇大叫,直呼秦国不可战胜!

而刚刚逝世的安国君,登基三天可是为人也并不庸碌,若是身体再好一点大概也是一位明君,至于异人,赵括并不知道他在历史上的表现怎么样,不过就从他的平日里的举止来看,他也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君王,他之后的嬴政嗯秦国从献公到如今,代代出明君,这就有些太欺负人了。

在封建时代,君王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纵观亡国之君,都不算是太有才能,哪怕想要施行的一些政策是好的,也是操之过急,根本没有想到可行性,看不到民间的情况,听不到群臣的劝谏,最后导致国家灭亡。这样的君王,实在算不上是明君。

在送走了秦王之后,赵括便带着政回了家,坐在马车上,戈还在说着:“那个异人要做秦王了?当初他在赵国的时候,是那样的落魄,整个赵国的贵族,除却您,就没有人愿意搭理他,他如今居然要当秦王了“,戈的话里,颇有些这个时代太疯狂的意思,赵括却没有理会他。

戈又说道:“当初那个吕不韦拿出自己的全部财富来资助他,大概是早就看出了他有可能来担任君王吧这个商贾倒是厉害,只怕以后他就要成为秦国最受宠爱的大臣了可是我不太喜欢他,我每次看到他,就感觉他像邯郸城里的奸商,在盘算着如何骗走我的钱”

“戈公啊在秦国诋毁国相和王,都是重罪啊”,赵政忽然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