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见他回答的“偏移了正道”,瞪着眼睛呵斥道。

“好,极好,那大姐姐问你,你读了这《南华经》觉得何处写的最妙,你看了之后又有何心得?”

元春见宝玉没有随口敷衍,心里舒坦了些,没有看贾母装腔作势的样子,笑着道。

“娘娘,宝玉觉得《庄子》的“外篇·胠箧”部分写的最妙,尤其是“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这句话值得细细品味。”

宝玉见元春并没有生气,反而一脸鼓励的看着他,心里也十分欢喜,兴致勃勃的道。

“……”

这回轮到元春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句话确实很值得品味,它的意思是“杜绝产生追求圣贤这种不接地气、高高在天的意淫,放弃刻意追求所谓的大智慧,就不会出现‘大盗’;不推崇美玉珍珠这些贵重的东西,就不会引发小偷去行盗。烧掉信符和打碎玉印这些可以用来制造伪证的物品,人民就会回归自然朴素无欲的状态……”

简单的说来就是人活着就要逍遥游,远离名利场,独善其身。

这话乍一听,确实有几分道理,庄子的学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

但是凡事都是要辩证的看待的,为了避免“大盗”就要放弃“追求”,为了避免“行窃”就要放弃对美玉珍珠的“推崇”……

简直就是……可笑。

“宝玉,大姐姐很欣慰,不管你说的正确与否,至少你已经有了而且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元春来自种花国,见到这样的“通灵宝玉”其实心里是有些失望的,但是却也知道,这是时代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