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西戎光是听到镇国公的名号,便闻风丧胆,得知镇国公府覆灭后,戎族可谓是欢喜雀跃,西戎王养精蓄锐,重整大军,今年一举突破我军边防,连夺三城。

这一战宣朝惨败,可谓是格外的屈辱,却也是薛林为镇国公府翻案,重回朝堂的机会。

而且今时不同往日。

当年大皇子想拉拢军中势力为自己增加筹码,又猜度出陛下忌惮镇国公府的心思,便与自己这一系的朝臣联手,炮制出了镇国公府的谋逆案。

待镇国公府被连根拔除后,大皇子趁机在军中或拉拢或安插,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这次没有守住西境边防,弃城而逃,使得西戎大军连屠三城的守城将军便是大皇子的人。

那守城将军临阵脱逃自是罪无可赦,其他的皇子们也抓住了这个把柄攻讦大皇子,毕竟这位守城将军当初是他大力推荐的。

而当年镇国公府谋逆一案,也与这位守城将军的告发脱不开关系。

皇子们本是想将大皇子拉下马,并不在乎已经覆灭的镇国公府是否含冤。

哪知一番你来我往,竟揭开了当年镇国公府蒙冤的真相。

陈阁老便是趁此机会提及重审镇国公府一案。

与大皇子不对付的几位皇子们见状纷纷附和,毕竟当年镇国公府一案是大皇子一手经办的。

若镇国公府真的蒙冤,那足以将大皇子踩下去,绝了他的帝王之路。

京中的局势,一张小小的信笺自然不能说的有多详尽。

但是薛林却能够想象得出,朝堂上那些追逐权利,结党营私排除异己的人,是怎样的一副嘴脸。

这样的皇室,这样的朝廷,让薛林生不出一丝的效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