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正俗简繁】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1365 字 2个月前

“什么疑惑?”沈师爷道。

“除了欧阳询的字帖外,我还从宋公子书房借来一本宋徽宗字帖。为什么宋徽宗写‘無’字时,大部分都用‘无’呢?”王渊顺手在纸上写出这两个字。

沈师爷顿时就笑起来:“正体与俗体之别而已,不必太过在意,随便写哪种皆可。但在科考的时候,你最好能写正体字,就怕遇到那种迂腐的阅卷官。”

“科举对正体和俗体没有规定吗?”王渊问。

“当然没有。”沈师爷说。

汉字简化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至宋代简化到一个巅峰。

就拿“無”字来讲,在辽宋时期,无论是帝王百官,还是贩夫走卒,都更习惯用“无”这种省事写法。

宋徽宗的传世作品中各种“无”,偶尔出现一次“無”反而稀罕。

辽代佛经中则有“南无無垢臂佛”,正体和俗体混在一起连续使用,只因佛名必须用正体才显得虔诚庄重。

明代由于八股文的原因,儒生写文章很难玩出花样,那就在用字上追求复古呗。开始摒弃大量的常用俗体字,转而追求复杂的正体字,用以展现自己学问渊博。

这是一种汉字演化的倒退现象!

即便再倒退,明朝都没有进行强制规定。

科举使用正体字,属于玄学加分项,其实考官根本不在乎。而如果使用俗体字,则为潜在减分项,遇到迂腐考官会不高兴。

哪天王渊脑子突然抽了,在考场不小心用“无”字,一般而言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对正体字有硬性要求,那得等到康熙朝了。届时,任你文章写出花来,一旦使用俗体字,那就等于是交白卷。

蒙学教材内容,对王渊而言非常简单,但他学得依旧非常认真,主要就是想弄清楚这种常识问题。

特别是繁体和简体的正确运用!

比如现代汉字当中,“里”的繁体有“裏”和“裡”。在古代,只有表达方位关系,才用繁体字(裏面,那裡),其他时候则直接用“里”(鄉里,十里地)。

一旦王渊写出“鄉裏”这种错误组合,比使用俗体字还糟糕要命。

“喂,王渊,出来打架了!”

王渊和沈师爷正在讨论学习,外边突然传来宋灵儿的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