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突然站起,朝着小皇帝作揖:“陛下,臣令长子去南洋,又答应次子尚公主,无非是想表明心意而已。为了变法,王二欲做权臣。自古以来,权臣没有好下场,变法者也没有好下场……”
朱载堻连忙说:“我并未猜忌先生。”
“陛下请听臣说完,”王渊表情严肃道,“欲行变法改革之事,必做权臣方可为,有时甚至会触及陛下和太后。陛下今日不猜忌,有朝一日必然反感,此人之常情是也。所以,改革成功之后,臣会妥善安排朝堂,带着全家远走海外。如此可全君臣之义、师徒之情,亦可不废变法成果。”
果然留着退路,先帝没有猜错啊。
顾太后叹息一声:“二郎,你就算功成身退,也用不着远走海外。”
朱载堻也说:“就是,我定不疑先生。”
王渊坚决摇头:“陛下,太后,臣如此谋划,并非只想保全自身,还想保全变法成果。或许是数年,或许是十数年,以陛下之主见,必然容不得权臣掌朝。就算臣安然归乡,难免有宵小胡乱揣测圣意,变法受损者必然群起而攻之。到时候,臣或可颐养天年,改革却会毁于一旦。”
朱载堻说道:“我会保住改革成果。”
王渊摇头道:“想要保住改革成果,必须留用改革旧臣。臣就算是辞官归乡,但只要臣还在国内一日,都不可避免的会影响朝政。甚至那些改革旧臣,为了清除臣的影响力,也难免会主动破坏变法成果。只有臣远走海外,才能安陛下之心,才能安朝臣之心。”
掏心掏肺的一番话,让朱载堻感动不已,眼眶湿润道:“先生如此谋划,实在太委屈自己了。”
王渊顿时笑道:“陛下,臣也有私心,自不会带着家人在海外过穷日子,不妨今日来个君臣约定。”
朱载堻说:“先生请讲。”
王渊说道:“陛下哪日迫不及待想秉政了,不妨赐臣九百九十九两黄金,臣到时候立即辞官远走。但是,臣要做海外国主,吕宋或天竺就不错,届时请陛下赐予国王金印。从今往后,王家永世为朱家的海外藩篱,若南洋或西域有侵大明之敌,王家必然誓死拱卫大明!”
小皇帝和太后听得目瞪口呆,王渊的后路居然是在海外当国王。
不过双方说开之后,反而一切都舒坦了。
大明君臣,一向看不上海外小国,也不认为海外小国有什么威胁。这一点,从鸿胪寺官员,敢用剩饭招待番邦使节就能看出。
别说阁部重臣,就连翰林院小官,都能在出使藩国的时候,对着臣属国王呼来喝去。
王渊想在海外当国王,那就让他去呗,这样对彼此都好。
朱载堻当即立誓:“先生若在海外建国,朕当赐予亲王金印。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顾太后心情舒畅道:“这就好了,王相且放手总揽朝政。”
造反?
没人会觉得王渊敢造反,因为大明没有权臣造反的土壤。便是到了明末,农民造反都有可能成功,兵头子造反也可能成功,文臣造反绝对会扑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