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挑眉,打趣道:“你平时可没有这么好说话。”
“那能有什么办法,人家对我特别客气,我这个人,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
“真的啊?”
两人的声音渐渐远去。
顾细一行人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
村里人听说卖得特别好,都很开心。
一连五天,魔芋都卖得很好,她们的供销社之行顺利结束。
临走的时候,供销社的社长特别客气:“顾主任,希望明天我们能合作愉快。”
“当然。”顾细笑道。
回去的路上,苗翠花有点可惜:“我们明天不能再继续租个柜台卖了吗?”这样赚的钱更多。
“今年是各大供销社对魔芋没有信心,我们才能这样做。现在例子已经有了,知名度也打出了,他们当然要进货。一行有一行的规则。”顾细安慰道。
现在的确只能先这样,不过等市场经济放开后,他们就可以开官方直营店了。
所有魔芋都卖得差不多了,顾细让林妙过来算账。
林妙都快笑疯了,“大伯娘,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虽然不是她的,但数一数也很开心!
“这是开门红,等明年,说不定还能更多。”顾细笑道。
留出下一年的发展本钱后,顾细打算给村里人分钱,然后再给员工发工资。一开始那些日子,村里人都为魔芋出了力,她当然要给大家报酬。
消息一散开,村里立即沸腾起来。
有人特地过来询问是不是真的。顾细点头:“过来排队就好,人人有份。”
空仓库里顿时挤满了人,排队的排队,说话的说话,闹哄哄的。
顾细事先说明:“这是之前还没考试的时候,大家一起帮忙获得的报酬,所以人人有份。就这一次。等之后,我们除了发给员工之外,就是每一年村里的分红才能给大家分钱。”
大家连连点头,这之前都说过的。
顾细点头,开始给钱。她给钱也不是直接给,而是用红封装着的,除了自己的,不会知道其他人到底有多少钱。
就连老人孩子都收到了钱。
大家欢欣鼓舞,乐开花。
这都不是好日子,还有什么是日子?
“宝儿,你把这钱给娘,娘给你存起来?”
“沈广年沈广莲!快把钱给我!”
“孩子,把钱给爹啊,爹给你们买糖吃!”
家长们使出各种招式,想要把孩子们的钱拿到手,有的孩子给了,有的孩子没给,村头村尾都热闹得很。
顾细笑着看过去,悠哉悠哉回家。
沈追龙和沈追凤也拿到了钱,虽然不多,可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挣到的第一份钱。
“妈,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买。”沈追凤嘴甜道。
沈追龙立马跟上:“妈,我也是。”
“你们自己存着吧,”顾细笑眯眯道,“我不缺啥。”
这是孩子自己凭努力挣的钱,她当然不可能昧下。
沈青松揉着肩膀回来,顾细给他递过一个红封:“这是你的。”
“好。”沈青松笑着拿过。
这些天,红砖厂那边也挺忙,他们要用红砖在村里建一个新的魔芋作坊。
“累吗?”顾细给他按摩肩颈
这段日子,他们各有各的忙,回到房间,简单聊一聊就睡下休息了。
“还好,”沈青松握住顾细的手,“你也坐下休息一下吧。等忙完这段时间就好了。”
说完,两人同时一笑。
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等忙完这一段,估计还有别的要忙。
不过,他们商量好了,过年前,肯定要出去省城一趟。一个是为了亲眼看到外面的环境,同时也亲自拜访一下徐小甜的家人。
徐小甜给她父母写了信,那边还是不太同意她和追龙的婚事,但天高皇帝远,就算反对也没什么力度。听到顾细和沈青松想去拜访一下,他们立即同意,说要当面谈谈。
所以他们干脆过年前出去走一走,顺便去外面买点年货。
几天后,崭新的魔芋作坊正式落成!
这是红砖作坊的第一个订单,不仅是提红砖,还帮忙建起来,这个施工过程也是很珍贵的经验,沈青松打算拉个施工队出来。
沈追龙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喜欢:“我不喜欢搞红砖,但是我喜欢建房子,砌砖的时候,我就觉得,看着房子一点点建起来的样子,心情特别好。”
顾细和沈青松都鼓励沈追龙好好干。
说起来,姐弟两没进拖拉机的学车队伍,沈追凤后来也没进魔芋作坊里,只有沈追龙后来随大流进了红砖厂。
顾细看向沈追凤:“小凤有不高兴吗?”
他们都没有给孩子们开后门。
沈追凤摇头,“我也不喜欢进作坊。”
她已经很幸福了,如果不想去,也可以不去,对生活没影响。
顾细也没逼沈追凤一定要如何如何,因为从明年开始,等徐小甜嫁过来,她打算单独给他们开班学习,珍惜现在的悠闲时光吧。
魔芋作坊落成,大家都去参观。
沈青松看人齐,顺便开了一个小会:“我建议,接下来,我们要建一座学校!”
他拿起一块砖头:“人也像房子一样,需要打好基础。以前,我在村里,就亲眼看到很多小伙伴因为没钱而不能读书。”
“我是幸运的,我因为读书,看过更广阔的世界。”
沈青松说起这些话,不是话里话外的优越感,而是满心痛惜:“我的小伙伴,就是在座的你们。”
很多人不由想起过去的往事,眼里沉沉的。
是啊,他们更知道不能读书意味着什么。
“相信这段时间,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有学识是多么的重要。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我从外面听回来的。”
“现下,我们的日子一点点好了起来,我希望,大家有意识地重视教育,让孩子们有更好的起点。”
他清明的目光看向众人:“我们可以亲手建起一个教室,让孩子们有个正常的教室上学读书,好好地学习知识。”
大家沉默了好一会儿,而后,此起彼伏的“我同意”响了起来。
能读书,谁愿意当文盲?
他们这么努力,不就是想让生活变得更好,让老人孩子们活得更好?
沈青松轻轻点头,缓了声音:“魔芋工坊和红砖作坊要是能挣钱,我们就可以用分红维持学校运转,你们不必出学费,只用出书本和文具这些费用,不会有太大负担。”
顾细是魔芋工坊的负责人,当即表示:“我可以先从账上拿出一笔钱,年后,无论男女,都要过来上学。”
人群中,不少女孩子的眼神瞬间亮起,只有顾主任才会这么关注她们。
沈青松点头:“好。”
有了红砖作坊的经验,建教室当然不在话下。
村民们全票通过顾细当校长这个决议。
教室年后才投入使用,所以不急,更急的是教科书和老师。这当然要找胡教授他们。
顾细把当初在废品站找到的书本拿给胡教授,她道:“各位教,拜托你们了,我的诉求就是,每周一小考,每月一大考,必须让他们有紧迫感,多学点,多学点可以跳级,这对很多家庭来说,很有必要。”
拖得太久,村民们改变主意的几率越大,必须让他们看到效果。
“当然,你们也要注意身体,我们不算急,慢慢来。”
胡教授拍着胸口保证:“小学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问题。”简直是小菜一碟。
把魔芋作坊和红砖作坊交托给相应的人,顾细和沈青松要出发去省城了。
他们提着自己的行李,还有徐小甜沈追龙给徐父徐母的礼物,在孩子们的送别中,踏上前往市里的火车。
他们的第一站并不是省城,而是顺道先去市里,探望一下沈青松的妹妹。
咣当咣当的火车声渐渐停下,顾细和沈青松轻松走下火车,满眼新鲜地看向周围。
这市里,果然比县城热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