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半导体时,载流子发生偏转,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电场,从而在半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势差,这一现象叫做霍尔效应。
如果将电子限制在一个二维平面内,之后添加一个垂直于该平面的磁场,同时沿着二维电子平面一个方向通以电流,此时在二维平面的另一个方向上测量到电压。这就是量子霍尔效应,属于量子力学版的霍尔效应,在量子霍尔效应中,真正参与导电的是边缘电子,中心处依然绝缘。
这种量子效应,在很多电器元件上都有应用,譬如手机里的霍尔传感器,就是靠它来测算电流与地球磁场的关系,从而定位东南西北。
随着研究深入,未来可能会在半导体器件的消耗、散热等等方面发挥作用,甚至突破电脑领域的摩尔定律。
跟陶勋一起喝完酒,杜恪就回到别墅,开始恶补霍尔效应和量子霍尔效应相关的知识。
并不是他突发奇想,而是随着电子流理论的进展,要写的论文深度越来越高,其中难免会涉及到一些类似量子霍尔效应之类的理论。毕竟电子流理论依然是凝聚态物理的一种,虽然属于新思路,但与其它理论交叉在所难免,杜恪可以独立完成研究,却没法自圆其说。
必须开始引用别人的论文,来给自己的论文增加说服力,从而让论文经得起推敲。
“这会让我掉头发的。”杜恪心中哀叹,好在他如今精神力大增,脑子也变得聪明很多,对高难度知识理解起来变快了,“还好增加知识就等于修炼心灵力量,否则我真不想啃这么多论文……这让我想起来大学毕业论文的那段岁月,真苦逼啊!”
一个普通本科的大学生,为了写一篇论文,网吧没少熬通宵。
不是查资料,而是找借鉴。
同时他的手边,第六篇论文已经拟定好了题目——《电子流凝聚态三种力学杠杆的介入》。
不算大招,而是对上一篇论文的补充,依然是理论大于实际,属于铺垫中的铺垫,但是价值不会比前面五篇论文的任何一篇低。可以说他计划的十篇前置论文,都是理论大于实际,偏向理论物理的范畴,不涉及多少实验物理的内容——只有这样,别人才能相信这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真要有实验物理介入,没有一个完备的实验团队,骗不了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