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层层推进结善缘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1685 字 2个月前

实在是万长生太讨厌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里面也说过‘复次,是诸光明,变成千叶金色宝华,从舌相出此千叶金色宝华,光明彻照,如日初出’,所以这洞窟里面整尊佛像背光的火焰纹上,就应该有坐在莲台上的小化佛,那些想盗取佛像的人,掰走这一两米高的佛像不可能,就只有砸掉背光火焰纹上的小化佛了,这里就该是这个东西……”

还是那句话,做泥塑做得好的,对佛像未见得钻研,佛像做得好的,对佛经未见得熟悉,对佛经如此滚瓜烂熟的,都当方丈了,捏什么泥巴啊。

复合型人才万长生,对这些东西就太熟悉了。

观音庙没有这么丰富的艺术宝藏,但好歹千百年传承下来没有断档,寺庙几经战火摧残,却从未被这样弃置上百年无人看管,一直都在被万家默默守护。

所以还是有些家底儿的。

特别是碰上万长生这么个在寺庙集市上练了好些年手艺的家伙。

早就手痒痒了,好久没这么雕泥巴了,眼花缭乱的手法!

那套佛罗伦萨雕塑刀的特点就在于精细,六支双头雕刻刀,十二种刀口效果,把国产竹板刀两三把的粗枝大叶轻松比下去,这两年万长生已经用得得心应手。

一把最熟悉的小叶刀那是出神入化。

而且他是泥塑,这里现场是石刻,两者之间,肯定泥塑要精美细腻得多,最主要还是他熟悉。

很多普通人以为佛像坐在莲花台上,那莲花瓣是向上捧着一瓣瓣的,其实只要蹲在后山碑林的池塘边看看,就知道那荷塘春色时候的造型,莲花瓣得向下,才能衬托出中间的莲蓬,花瓣也正好成了整个造型的底座,甚至连花瓣叠放的层次,都有特色讲究。

生物上的特点万长生不懂,但造型烂熟于胸。

火焰光气更充满蓬勃生机,最后就在这一群人伸长脖子瞪大眼的屏息凝神下,完成了手托着的小化佛,那位佛像雕塑的专家欢喜的接过去,爱不释手又难以置信:“这,这焰光流畅得很,流畅得很,可是有点北魏的造型特点。”

万长生承认:“是,我的泥塑风格和这里不完全匹配,但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您是做文物研究的,我是做艺术雕刻的,相互印证吧。”

专家心无旁骛的埋怨:“怎么早点不说!”

万长生嘿嘿嘿:“这里多高级啊,好多见都没见过的手法,天天经过这里也要揣摩啊,譬如这个……”

又手指着旁边的一个洞窟,里面是壁画,可这壁画的特点却有不一样,中心的菩萨是把壁画和浅浮雕结合起来的,也就是用錾子把菩萨造型稍微打凿出来,在周围满满的壁画中,让飞天看起来似乎要从墙壁上飞出来了!

最大程度上的模糊了真实与虚幻的边界。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二次元和三次元的边界,从平面到立体都结合起来。

所以说了不起的人在哪个时代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