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1884 字 2个月前

光是这个三维效果的制作,恐怕对很多团队来说就得多少天,导演或者编辑有了这个思路,得找专业人手做,技术上怎么实现沟通,能不能达到导演的要求,需要仿真精细到什么地步,这都是制约完成时间的重要节点,就这么一环就能开好几个会。

但在大美社这里不用,这就仿佛一尊全能的机器,都会。

每个成员都是美术设计师,好不好起码自己都能判断了,等呈现到万长生能看的地步,已经接近成品。

这就是个巨大的优势。

欧美国家的电影艺术工业为什么发达?

就是因为在长时间的文化艺术积淀下,技术工种和艺术人才重叠,搞动画的、做电脑特技的各个环节都是艺术家,自然就能把各种高新科技用到极致。

国内早期还处在懂电脑的是学理工的,搞艺术的只会坐在旁边干着急。

嗯,很多老派团队现在都还是这种模式。

哪里竞争得过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之前的舞台设计里面有考虑什么主题吗?

没有?

这里有,有强烈的中国韵味,却又没有那么直白的完全搞成浓墨重彩的纯中国风,只是在炫目的色彩和造型上加点中国元素。

这跟万长生最近两年一直在思索的中西合璧,有很大的关系。

不知不觉间,他作为头头,还是影响到了整个团队的风格。

不要片面的鼓吹传统的就好得上了天。

其中精华精髓的骨子里好东西,一定要保留。

但是那些已经不适应时代变化的,就进博物馆里养老吧。

充分吸收人家最好的东西,捏合到我们的骨架之上,才能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从这个开头,现场已经不由自主的发起一轮掌声。

不为的,可能真是今天来的昨天都来过,两相对比就看得出来,今天导演和制作团队的用心,这种诚意从舞台的每个角落都在传递。

青春洋溢的才华更是摁都摁不住。

年轻就意别味着没有那么多经验,如果非要挑刺,有些衔接不那么天衣无缝,甚至有点稚嫩和经费不足的样子。就是创新,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错,那就什么都要尝试下。

但更多

超乎想象力的边际都敢去试探触摸。

呈现出来就是眼前这样全新感受。

又让那些最在意条条框框的人,有点莫名其妙,你说着画面没有又红又专,也不是,但怎么就有种不一样的感觉呢。

绝对不会死气沉沉。

譬如颁奖典礼的各种提名,现在全都是用卷轴的方式打开。

甚至还破天荒的在这种级别的典礼上,出现了卡通形象,娇憨可爱的百花仙子,短手短脚的样子,使劲蹦跶着努力要把卷轴拉开的样子,其中还失败了一次,摔得头昏眼花,彻底逗笑看台上的观众,又是一片掌声。

一天一夜都不到的时间,试问有几家团队敢说自己能做到?

能做的又有几个敢在这种场面用?!

根本就没有经过领导审批。

等到正式要宣布获奖者前,增加了个气氛烘托的表演环节,现场乐团居然居然奏响了美国大片《教父》主题曲,那首脍炙人口的《seak softlylove 轻声说爱我》。

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回荡在整个剧场,仿佛都能看见马龙白兰度和阿尔帕西罗那种顶级金奖影帝的演技交锋。

大多数影视界的人物应该都耳熟能详,并且能看做这是对经典影片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