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趁手红,打灯笼

大美时代 中秋月明 1737 字 2个月前

就在杜雯和林楚妮姐妹情深的这一晚。

各方面推动着稳步前进。

第二天一早醒来,平安夜最为引爆,刷遍各种朋友圈、微博和群转发的视频,都是美美的国内顶级艺术高手们联手演绎“我们也来过个节”。

对,最终杜雯选择了这个角度。

摄影、编导、导演组的成员们回了组委会办公室,不用江竹清催促,都忙不迭的开始集体创作。

跳舞唱歌那是别人的专业,对于这些编导来说,如何把美妙的画面组合包装剪辑成更美妙的艺术作品,那才是他们的工作。

从拍的时候就已经有很多想法了。

三十多个摄影师啊。

能到春晚制作组来当摄影助理,哪怕是跟着牵扯电缆的人手,那都是正儿八经的摄影摄像专业出身!

这会儿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资历深浅,只看各位拍的东西。

譬如同样一个镜头,普通人拍出来平淡无奇的对着舞者歌者,而摄像师行业的老前辈们就能稳稳的移动出像。

那份几十年打磨出来的功力,确实值得敬佩。

但艺术含量呢?

受限于老前辈们成长的环境和教育水平,他们是高超的技术人员,而不是艺术创造者。

年青一代普遍就要超越很多了。

同样是移动镜头,用防震手柄可以解决技术差距,可艺术角度那就只有专业学习跟天赋合成。

有些东西在有些人手里,就是摆弄几下感觉大不相同。

故意把镜头从一排人的肩头这样穿过,就有了围观的场景感,再把镜头游移起来,仿佛能领会到舞者的动态那样跟着摆动,那沉浸的情感就超越了技术。

所以编导和导演组打开各自设备,各种忙碌,甚至还连夜配乐、配器!

也就是利用手里的合成器、效果器,模拟乐队乐团给现场的歌者、舞者配乐,提升整个场面感。

感觉像是大场面!

然后到凌晨四五点,把六七个不同侧重点的成品,丢到各个群算是交差,然后才去睡觉。

于是早上醒来的各部分歌舞演员,惊喜的看到了就如同史诗般的纪录片!

又是一波转发和自我抒情的微博、朋友圈。

但这时候他们已经陆续看到大美工作室推出的文章《我们也来过个节之舞蹈专业满级玩家的平安夜……》

纷纷变成了《我们也来过个节之歌唱技能树点满以后的感受……》

《我们也来过个节之乐团选手的哀怨……》

主动把自己变成段子手。

如果说昨晚传播观看的,基本上都是圈内人士,今天一早开始接收到的基本就是普通网友。

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