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按住汪言肩膀,突然叹了口气:“你们这代人啊……比我们强。”
怎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汪言没搞懂郭厚禹的心路历程,只是摇头笑笑:“不至于。”
聊到这个,红英居然也立场分明了,煞有介事的点头:“确实强。”
一直笑而不语的夏雅兰突然接口:“狗子,你是我认识的90末里最有思想的一个,我很好奇你的看法……你认为咱们两代人的差别在哪?”
一下子把汪言问住了。
倒不是没有答案,而是不确定有没有必要再聊那么深。
之前聊到“为什么秀恩爱”时,汪言主动秀了一番,目的是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品行和心性。
否则完全可以半真半假的敷衍过去。
接下来聊到好羊肉为什么不膻,汪言开始藏拙,因为交朋友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表演。
现在夏雅兰带着考验而问,显然还是一种称量。
目的不奇怪,刚认识的朋友之间总会有各种称量,以此来决定彼此的分量和位置。
但是结果很难控制,太敷衍失之以诚,太较真又容易引发三观冲突。
仔细想了想,汪言最终决定聊真的。
朋友相交,贵在心诚。
反正又不用求到对方办什么大事,真要是聊不到一块儿去,大不了就做个表面朋友嘛。
我是挂b我怕啥?
想到此处,汪言很是轻松的笑了笑。
“您要是说哪一代人比哪一代人强,这样的说法我不认可。
其实无非就是生长的环境不一样罢了。
我们每一代人,都肩负着各自的历史使命。
革命先烈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开创出新中国。
一代代伟人,有的纵横捭阖打开局面,有的夯实基础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有的艰难转型顺利度过内外交困的特殊时期,这都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不同使命。
郭哥您现在三十岁出头,是85一代。
你们从小的生长环境不像70后那样艰苦,却又完整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期,亲眼看着国家一点一点的强大,思想的连续性极高。
而我们这一代人和你们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自打懂事起,华夏就已经是一个强国,我们童年的物质和精神都足够丰富,所以我们的思想更完整也更独立。
为什么媒体总是说:90后是垮掉的一代,00后是完蛋的一代?
因为不能感同身受。
我们体会不到你们小时候的苦,物质的稀缺,精神的贫瘠,在网络时代里成长起来的我们感受不到。
所以过惯了苦日子的70后,隔代批评90后娇生惯养玩物丧志。
80后夹在中间看谁都不顺眼,抬头是一群老古董,低头是一群享受虫,遥望前方,面对的是一个激烈变革的大时代。
90后没有话语权,但也没有那么大的戾气,所以无所谓,搞个火星文自娱自乐,打打游戏追追番,先佛后丧,抬着亚文化出关。
但这些只是心态,不是本质区别。
本质区别是什么?
我认为,是青少年时期被大环境培养出来的三观。
在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两大层面,70、80、90、00,一代更比一代强。
因为国家在日益强盛,与国外相比,优势越来越明显,所以越是生的晚的孩子,强国心态越明显。
可是在辩证思想和清醒坚韧两大层面,一代又比一代弱。
因为我们确实没有真切体验过那种举步维艰的困境,只享受到了强盛的果,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磨砺。
因此,新生代的爱国热情是冒失的、是虚浮的、是没有经过打磨的。
我们的思维还不够清醒,我们的心态还不够坚韧。
要改善这些,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和一些能够将我们凝聚成为一体的大事。
若能得胜归来,再有伟人挥动旗帜,我想,那时我们便会明白,我们这一代人到底要承担起什么样的历史使命了。”
话音落尽,周围一片安静,只有窸窣的脚步声回荡。
当汪言在娓娓而谈时,郭厚禹、夏雅兰等人听得聚精会神。
等汪言讲到尽兴,郭厚禹、夏雅兰仍未从思索中回过神来。
汪言讲的东西并不是什么微言大义,没那么玄乎。
但是那种思想的角度却格外清新。
郭厚禹、夏雅兰,乃至红英、刘畅,平时接触的都是顶级二代,同龄人各有各的深沉,满心都是利益算计,下一代玩心未去,尽是胡闹之辈。
他们是第一次真正见识到新一代的风采。
以年龄计,85年的郭厚禹对上96年的汪言,刚好是十年一代。
老郭最大的感触便是……惊奇。
惊者,出乎意料。
奇者,深若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