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批复下了封苏翎为镇国公的旨意,为什么要封苏翎而不是苏城,因为苏城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他再怎么说也是雍朝的老臣,女儿带头反了让他颜面尽失,如今一眼都不想看到这个二女儿,更别提接受礼朝的官衔。

苏翎就没压力了,尽管在外人看来将军府就是挂羊头买狗肉,实则一切的实惠还是苏老将军捞着了。

对于外界的猜测苏翎听之任之,马上就要启程离开,她只管到了凉州去建立自己的势力,否则也不可能会保全所有的苏家军。

苏家军对她来说是使命也是责任。

礼朝的楚檀渊人品有些瑕疵,但也不失为一个明君,礼朝能走的多远要看天,除非楚檀渊暮年昏聩,否则以他现在的精神势头不说高歌猛进也会稳扎稳打,那她就避其锋芒去凉州猥琐发育。

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若非奸臣当道,民生苦不堪言,有谁会高举起义的大旗呢!

三日的时间给的太过紧凑,一些家离得远的苏家军们只得寄信回家,为什么自己不脱离苏家军归去?因为如今坐镇军中的是苏二小姐,就凭她力挽狂澜救回了南河道三万苏家军的恩情,就值得他们誓死效忠。

而离去的那些苏家军,大多数都是和苏老将军守城门的那些,如此鲜明的追随对比,连苏城这个老将都有些脸红。

第584章 归去来兮(19)

三日后,苏翎在礼朝皇帝楚檀渊的一再催促下终于不情不愿的带领三万苏家军和家眷们一同启程,浩浩荡荡的人马在城外列队,苏字大旗迎风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