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临危受命+番外 江亭 2691 字 4个月前

假期过得太愉快导致贺见真周一上班感觉不适。

果然人是不能偷懒的,一旦懒下来了,再要勤快起来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早上八点就开公司会议,光是黄锐的贪腐案子通报点评就花了半个小时——这是唐礼涛的主意,子公司暴露出的严重管理漏洞具有极大的警示意义,也适时敲打敲打集团公司的管理人员。十一点公司会议才开完,紧接着又约见派出所的刑侦队长,飞机失事的案子还在调查。

“曹隽的社会关系我们全部摸排了一遍,结果不是很理想。”刑侦队长汇报进展:“他的家庭关系比较简单,父母都是农民,姐姐很早另外组建了家庭,在乡下老家很少接触外面。他的夫人是养老院的护工,因为护工是要经常值夜班的,所以她基本都呆在养老院里,两夫妻聚少离多。总得来说曹隽的亲眷背景单纯,所以我们排除了他的亲眷涉案的可能。”

贺见真说:“共犯应该是和他的同事,多年的好友。”

“曹隽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分为两段,一段是在天青集团,另外一段是离开天青集团之后。根据已有的线索,他如果要知道受害者的个人行程和私人飞机的一些信息,为他提供信息的应该是贵公司内部的人员。所以我们重点调查了一下贵公司还和他有联系的人。”

刑侦队长把一封档案递过来,里头是老工程师的档案——

“和曹隽还保持联系的老工程师里面,有两个是和他联系比较密切的。一个是贵集团研究院的刘姓工程师,另外一个是科技部的专家徐姓工程师。三人是老工友了,这位徐工甚至和曹隽有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是呆在同一个部门的。后来,曹隽离开了天青,徐工被调到了科技部作技术专家。就在出事前的一个星期,两个人还通过电话,我们也查到了通话记录作为证据。”

贺见真把档案拿过来看,他不熟悉技术人员,对这两位工程师没有印象。

唐礼涛坐在他旁边:“除了这两个人,没有其他有嫌疑的人了吗?”

“我们目前能查到和曹隽联系的人里面只有他们俩。”

“不可能。这两个人是基层工程师,他们去哪儿知道董事长的行程和私人飞机的信息?”

“高层人员包括技术路线的专家博士我们排查过,他们和曹隽没有联系。”

“也就是说,嫌疑人现在就在这俩工程师里?”

警方没有下结论:“其实我们也认为这两位工程师嫌疑不足,他们否认有透露相关信息给曹隽,两个人也的确对受害者的私人信息并不清楚。目前我们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和曹隽联系是和这起飞机失事有关系。”

查了一通白查了,有关联的人不符合条件,符合条件的人没有关联。

调查思路应该没错,摸排的人群应该就是在天青内部,那问题出在哪里呢?是不是他们漏掉了什么?还有什么因素是他们没考虑的?

贺见真翻到档案后面的调查记录。

曹隽的手机彻底损坏了,大量的通讯内容和记录无法查到,但警察还是从运营商那里找回了六个月内的通话和短信记录。电话单上面果然有一通是给徐姓工程师的记录,其他则除了打给夫人、上司和同事,大多是没有备注名字的骚扰电话、快递和外卖电话。

“这是谁?好像隔几天就会打一次?”贺见真指着一个“137”开头的号码。

刑警看了看,说:“好像是快递公司的一个快递员,是负责他们那个片区的,固定的快递员送快递来联系他也是有可能的。”

“那他买东西买得挺多的嘛,隔几天就要收一次快递”贺见真一顿。

不对。就算购物的次数频繁,但是不可能所有快递都由一个快递公司来送,既然是不同的快递公司,那就应该是不同的快递员。怎么可能只联系一个快递员呢?除非他联系快递员不是为了收快递。

刑警几乎同一时间意识到了症结:“我明白了,之前还没来得及查到这一块,接下来我们会去查查和他联络频繁的快递员和外卖员。”

“为了谨慎,背后的这个“内部人士”很可能不是直接联系的曹隽,而是通过快递或者其他中转的途径进行联系,以此避免留下可查找的证据。所以,得先找到中转的这个人,才能往后面摸。”贺见真很肯定。

刑警头都大了:“反侦察手段还挺多样的。”

贺见真的想法更悲观:“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通过中转的方式传递信息,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从头到尾通过别人来转达?至少最开始要直接联系一次。要么见面,至少也要电话。但我们只能查到六个月内的记录,也就是说,坠机杀人的谋划在半年前就开始了,而且至少是半年,很大可能整个策划的时间比半年更长。”

假期过得太愉快导致贺见真周一上班感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