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会计愣了两秒,而后突然大笑出声,“没错!是这个理!咱不怕他们!”
大队长吸了口烟,在桌子下面踢了老会计一脚,然后才对沅昭道:“刚才的事,你做得……”
就在沅昭以为大队长要说‘过分’的时候,下一秒‘不错’两个字突然蹦进她耳朵里。
沅昭收了收下巴,眼神惊恐,表情好像在说‘我听错了吧’!
大队长:“……”他翻了个白眼,“我是那么是非不分的人吗?”
队里的事情,他虽然向来睁只眼闭只眼,能糊弄的就糊弄过去,但那都是双方都有错的情况。各家都想争个理,但各家都不在理,硬要掰扯掰扯到明年都掰扯不清楚。
这回的事情,明显是那孩子的错。而且大娃和二妮的身份特殊,是烈士子女,在这上面绝对不能马虎。
再说,建业还活着的时候是村里顶顶有出息的后辈,他发达以后也没忘记村邻,能帮的忙绝对不含糊。现在到了大娃和二妮身上,他们也不能含糊。
老会计叹了口气,“之前觉得大娃和二妮跟着他们爷奶大伯好,要不是你提出要把抚恤金存在两个孩子头上,说不定就真让他们拿了给前进那孩子买工作。”
就在刚才,他跟大队长还在争大娃和二妮跟着谁好的问题。在他看来赵老二怎么也是俩孩子的亲爷,跟着他总比跟着个随时能改嫁的后娘好。
队里得过建业帮忙的有良心的人家,估摸着都是这个想法,所以看赵家人上门闹腾的时候都没阻止。
现在看来,两个孩子跟谁好还真不一定。
沅昭回忆书中的剧情。
赵建业从小就不被赵老头待见,时常有上顿没下顿吃,村里有些长辈看不过去就给他一口饭吃,因此他也算是吃百家饭长大。
后来参军有了津贴,赵建业回乡探亲时会买上点心探望那些给过他帮助的长辈,偶尔也会出手帮村里人的小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