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页

也是在说朝政。

泰和帝不悦道:“父皇,君倾九可能提前回京了,虽然陆停没能抓到人,但足以证明此子怀有异心!锦衣卫还查到,近日京都中许多茶楼的说书先生,都在说九皇叔英勇杀敌、斩东蛮皇子、枭首匈奴主将的本子,朕还没封赏他,他的功绩就已经在京都被传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了。”

太上皇盯着焦灼的棋局,一声叹息:“本来是一枚弃子,他置之死地而后生,反逐渐成了气候。”

太上皇已经有点后悔了,“早知今日,孤就不该同意他主动请缨去南疆。”

“父皇当初也是为了社稷安稳,才会同意。”

泰和帝当然不敢怪太上皇,造成今天的局面,他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朕准备封他一个天策上将军,再赐婚一个眼线细作过去。”

太上皇手里的白子,“咔”得落定,没有任何犹豫:“不够。”

泰和帝不解:“父皇何意?”

太上皇:“一个将军之位,不够。按着正常规格,还应封亲王。”

泰和帝变了脸色:“父皇,不妥!给的太多了,君倾九是梅太妃之子,梅太尉的亲侄儿,若还封了亲王,他岂不是要在京都只手遮天了?”

太上皇唇角微扬:“那就捧得更高一点,摔下去才更狠。”

泰和帝震惊。

随即恍然大悟。

捧杀。

向来是父皇常用的手段,前朝首辅,和亲王,罪臣刘太师,都是被这么扳倒的。

“太子该立下了。”太上皇又提醒了一句,“朝廷里得有能制衡住九皇叔的人。”

泰和帝点头称是:“儿子也是这么打算的。”

太上皇眯了眯眼睛:“京都内,有人引导堪舆,吹嘘九皇叔的功绩,引起百姓共鸣。皇帝你觉得,这像是谁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