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信访部门的调解,这些职工同意了坐下来谈的方案。随后,他们选出了5名职工作为代表。徐晓明作为方案制定者,来到了调解现场。为此,他还无奈的向孙秀萍请了一天假。可是,这个理由他实在是说不出口。
政府单位将这个事件作为了典型个案,派出了多个部门作为中间人。一方面进行调节,另一方面总结经验教训。如果这个案子能够得到妥善解决,那就可以将解决方案进行总结并进行推广。今后再遇到类似的信访事件,可以借鉴。
这个会场布置得十分有趣,仿佛来到了大学生辩论现场。中间一个主持人,徐晓明和黄一鸣坐在靠近门口的一侧,职工代表坐在了他们的对面,而部门的代表坐在了下面,如同评委一般。徐晓明看到这样的布置,十分无语,真想抽那家伙几个耳光。如此将双方置于对立面,怎么能做好调解工作。
5个职工代表,三男两女,都是50岁左右的职工。尤其是两个阿姨,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多年在纺织车间工作的劳累让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更大。黄一鸣告诉徐晓明,这两个女的,一个是冯桂兰,一个是陈淑珍。她们是实实在在的劳动者,还获得过市里的“三八红旗手”称号。因为她们两个人在办理退休手续,所以,黄一鸣并没有将这二人列在员工名单中。而这三个男的却都是游手好闲,根本不好好上班工作。
徐晓明摆了摆手,表示自己知道了。
主持人是调解办的主任,他三言两语,将这个事件向在场的所有人作了陈述。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在他的描述中,科丝纺织成为了不愿意承担员工工资的企业代表。
员工代表刘嵩阳上来就控诉科丝纺织的苛刻条件。他在腾达纺织工作了将近20年,自己如今已经快50岁的人了,这样下岗了,怎么生活。
另一个顺着刘嵩阳的话接着说道:“起初,我们都以为新的老板带来新的活力,能够让我们这个厂子起死回生。我们愿意将我们这把老骨头奉献给厂子。我们工作了这么多年,是有感情的。”
徐晓明在得到了主持人的授意下,开始陈述起了自己的观点。
“各位领导,伯伯阿姨。首先允许我向你们表示歉意。在我看来,这件事情原本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能闹到这里,本身就是一个笑话。这反映了我们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徐晓明向黄一鸣示意了一下,黄一鸣从公文包中掏出几份文件给评委们送了下去。
“各位领导,你们手中拿到的,是科丝纺织接手腾达纺织后,给员工们制定的安置方案。大家可以翻到第三页第七条,‘科丝纺织对员工进行综合评定,如不能满足上岗要求,会对员工进行转岗安排。’第八条‘接受转岗安排的员工可以免费岗前培训。’第九条‘通过了岗前培训的员工进行二次入职,此前的工龄可以延续。’第十一条‘经培训,无法完成考评。公司将暂时不接受入职。自培训之日起算,未来三个月,公司向该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生活费不低于本地最低基本工资。每月15日前发放。’第十二条‘公司将会针对职工本人意愿做针对性培训,保证职工可以实现再就业。’”
“这些条款,是我爸强烈要求加上的。他曾经是一名下岗职工,他很清楚,下岗工人的处境。所以,我们科丝纺织在处置下岗这件事情上十分慎重。”黄一鸣又给在场所有人发放了一份材料。
“各位手中的是我们董事会的会议纪要。可以看到划线部分,全员接收原腾达纺织职工,并不是我随口说的,而是我们当时讨论通过的。”
徐晓明停了一下,看向了对面问道:“可是为什么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情形呢?你们难道不清楚么?到底是谁在故意制造话题,到底是谁拒绝了我们科丝纺织的善意呢?黄总监是原腾达纺织的法人代表,现在被我们聘为人力资源总监。他对原腾达纺织的职工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这些人是不适合继续原来的工作岗位,我们对他们的安排就是转岗。可是,我们进行岗前综合评定时,这些人是明确的拒绝了我们的转岗安排。你们手中还有份材料,是他们自己签名按手印的。真伪可以去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