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将士回报,指着前面道,“大人,前面的卧龙岗之后,就是修缮河堤大军的驻扎之地。”
汤宗看了看,发现那卧龙岗靠近运河,于是吩咐,“开船,前面向北开进运河邗沟段!”
车轮舸重新出发,向北进入了运河,行了五十余里,便听到了震天的号子声。
汤宗笑道,“我们到了。”
果然一过卧龙岗,众人便看到一群在运河两岸赤膊修缮河堤的将士,足有数千人,场面热火朝天。
汤宗命令车轮舸靠岸,放下船板,他让将士和月娥留在船上,自己与纪纲、车在行下船,来到岸上。
车在行找来一个正在干活的士兵,供汤宗问话。
“你们是哪个卫所的漕兵?”汤宗问道。
那士兵见汤宗气质不凡,又是乘着车轮舸战船来的,知道身份必不平常,急忙躬身道,“小的是淮安府青龙卫的。”
永乐时期,陈瑄主掌的漕运衙门其实是个军事衙门,一切都按照军队的秩序进行节制。
衙门驻地设在漕运重地淮安,下有五卫,近三万人,运河疏通、堤坝修缮、漕船建造等等,只要涉及到漕运,都是这五卫负责,当然其中一卫在杭州府,受耿璇节制,听命于陈瑄。
后来的景泰初年,始设漕运总督部院于淮安,与总兵参将同理漕事后,主掌漕运的衙门才不单纯是军事衙门了。
“你们的总兵陈瑄陈大人可是在这里?”汤宗又问。
“在,就在前面,小的现在就带大人去。”那将士立刻殷勤带路。
一行人沿着正在修筑的河堤徒步向北,片刻之后,便见到一个将军身穿甲胄,左手叉腰,右手指着运河对左右之人大声说着什么。
此人正是陈瑄,此刻正带人督建运河施工。
“哈哈哈,陈大人。”
还未容那将士通报,纪纲先是上前哈哈大笑道。
陈瑄回头,先是一愣,而后惊喜,“纪指挥使,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