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午门,杨荣杨士奇立刻问汤宗缘由,汤宗叹道,“汤大人,对太子殿下来讲,汉王遇刺案如此结案,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汤大人”杨士奇闻言目瞪口呆,心中明白过来。
杨荣叹道,“耿通大义,比我等是强多了。”
汤宗道,“奉天殿刺驾案翻案,皇上现在首要考虑的是假冒王清源背后的势力,太子废立,关系国本,可不是朝夕之间就能解决的,两件大事只能取其一,今日皇上深思熟虑之后结案,堵住了一干武臣的口,可不代表皇上一定下了维护太子的决心,张辅王宁等人也不会就此死心,两位大人,一切还没有结束。”
杨士奇道,“那咱们还需要如何做?”
汤宗道,“找到真相,彻底让皇上和满朝朝臣无话可说!”
另一边,王宁也是搀扶着张辅边走边焦急询问,“英国公,那耿通明显是将所有罪责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只为保住太子,咱们如何就能认了?”
张辅道,“皇上的态度就摆在那里,咱们还能有其他办法?”
王宁一滞,“那那如此良机,就此算了?”
“算了?”张辅笑道,“自然是算不了,汉王遇刺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再提了,但耿通是太子心腹,却如此心怀歹心,谁能保证杨荣杨士奇也不是如此?太子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王宁闻言恍然大悟,喜道,“还是英国公明白,我回去就找人写奏疏。”
“不!”张辅阻止,“那个假冒的王清源也快要被押送进京了,现在皇上想的都是刺驾的案子,等这件事了,再上奏不迟!”
“好,一切听英国公安排。”
次日午时三刻,京城西市,锦衣卫昭告天下,细举罪状,在百姓的欢呼雀跃声中,凶手连同耿通全家被处斩,但可悲的是,并没有人前去收尸,甚至太子以及众多东宫辅臣虽知耿通冤枉,却也担心风言,没有去做。
直到快入夜,汤宗实在不忍,才派人收尸,葬在了京城之外。
同一天,郑赐带着全家老幼,匆匆离开了京师,去往老家,一干人犯则继续在刑部大牢看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