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谬赞,今日妾身老访是有事要求夫子。”姜芷虽不喜欢被用这样的词语夸赞,
“哦?但说无妨。”绣先生道。
“大郎刚走,二弟年岁不小,现家中尚有余力可送其入学,还望夫子莫要嫌弃。”
“二郎也要入学?”绣先生扫了一眼,这屋里就只有一个孩子符合姜芷所说的那个人。
“是,二郎快来见过先生。”姜芷对叶二郎道。
“先生安好。”叶二郎微微低着头,他有些紧张。
大概天下学子见到老师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王者威压,刻骨铭心。
“这孩子有个大名,叫叶策,平日里唤二郎更多。”姜芷又道。
“此名不错,这孩子在家开过蒙吗?”绣先生问。
姜芷道:“二郎快回答先生。”
“是。”叶二郎略抬头:“回先生,小子在家并未开蒙,还望先生不要嫌弃,小子定勤奋进学,争取早日跟上其他同窗。”
绣先生道:“有此想法,甚好!姜娘子,老夫便收下你这二郎,可老夫也有言在先,若一个月之后他未能全背出《百家姓》,老夫便不能再让他呆在学堂,还是早日出去谋个其他生路吧。”
绣先生有三方面的顾虑,一个是二郎年岁太大,读罢两年,便要考虑成家立业,不能专心治学;另一个则是叶家家境摆在那里,他略有耳闻,也怕姜芷掏空了家底以致活不下去。
再之,叶二郎没有开蒙,虽读书未必能夺得功名。
到最后识得一些《百家姓》也足够使用。
“好,那便就依先生所言。”姜芷觉得,一个月熟背《百家姓》作为入学考试试题也太简单了些,一天足矣。
姜芷又让叶二郎呈上束脩,猪肉一条,约么三斤,活鸡一只,另一百五十文。
之前有向陈阿婆了解过,绣先生一月束脩收一百五十文。
另外他们带来的肉类和糕点等作为初次拜师礼,往后便不可再送,绣先生不喜欢。
绣先生本想问问姜芷叶珩什么时候进学,但他低头一看叶珩还是个懵懂天真的奶娃,便又打消了心思。
回程路上,姜芷对走在后头的叶二郎道:“二郎,回头嫂嫂就把《百家姓》交给你,不须一月,三日便可滚瓜烂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