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官盐,老百姓更乐意买私盐,只要不打仗,不遇到天灾,官盐卖三十五文一斤,私盐才卖二十文一斤或者更低的价格。
官盐进价七八文一斤,然后朝廷征收重税,售价三十五文,起码有二十文是税收,卖一斤官盐能赚七八文的样子。
大周一年光从盐上收的税就是一百五十到两百五十万两左右,可见这个盐的销量有多吓人。
而私盐进价就是五文钱左右一斤,售价二十文不用交税,一斤盐能赚十五文文。
所以说搞这么一张盐引,并不是用来卖官盐,而是用这个作为保护伞,私底下偷偷卖私盐。
大周就没有不卖私盐的盐商。
“……从南边儿来的海盐,给咱们三文钱一斤!”商量到最后,张承平伸出三根手指给何家大哥比了比。
“大哥要跟我合伙,那就咱们一人出一万两。”
何家大哥想了想,咬咬牙就同意了,一万两抵些家产出去,再去亲戚朋友那里借一些,应该能凑够的。
一个人再咋滴一年也得吃上个两三斤盐吧?
云州府这么多的人,一年不吃个几千万上亿斤的盐?
他们就算是小配额,赚小钱,那一年卖个一千万斤的盐也是轻松,一千万斤的盐就能净赚十五万两的银子!
就算是卖不到一千万斤,卖个五百万斤盐也能赚七万五千两银子啊,两人再一分,一人三万多差不多四万两银子!
何家大哥这头自己个儿要投钱,就不能给张承平凑钱了,张承平其实也只是做做样子,毕竟他实在是拿不出两万两银子来,必须得找个人合伙。
回头张承平就将自家所有的产业都抵给放印子钱的,借了七千两银子,他手里能凑个三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