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要上交三分之一的家产,就是明后两日的事儿,家产自然没有长房的份了,剩下的三房分了,郑氏也没亏待两个庶子。
家产也没有顾见山的份,他都离开侯府了,自然不会分什么。
打点事宜郑氏会拿自己的嫁妆贴补,不会动公中的财产。
日后他们和顾见舟一家过,她的嫁妆想给谁就给谁,谁也别打她嫁妆的主意。
二房三房自然没意见,两房只盼着早点分家,别再出乱子了,若是可以,最好把名字都从族谱上除去,就像顾见山那样。
但没人敢说。
陆锦瑶和顾见舟也没意见。
郑氏又道:“经此一事,你们也知道了,有些事沾染不得,别侥幸想着能成事,侯府家训,只为皇上、百姓做事。你们都成家了,也都有孩子了,我很少管你们院子里的事,日后分家,当娘子的多提点着夫君,切莫惹是生非,眼高手低。”
郑氏要说的就是这些,分家之后她能管的就更少了,日子得他们自己过下去。
她不担心陆锦瑶,分家后她和四房一块儿住,日后还能看着些。
许氏那边,什么都不管,也不好。
顾见海聪明,她倒不担心。
郑氏道:“分家之后,还是一家人,都安分守己,不拘为官大小,多为百姓做事,侯爷,你可还有要说的。”
进了一趟大理寺,永宁侯看着苍老了不少,他道:“分家之后,也该相互扶持,有句话叫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放到家里是一样的道理。人也得学会知足,别想不该想的东西,贪心不足蛇吞象,没那个本事,就老实本分些。”
众人都知道永宁侯说的是顾见风,却不知该怎么回答。韩家出事,侯府元气大伤,虽说是韩氏所为,但和顾见风也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倘若他能强硬一些,或是发现的早点,兴许不会落到这个下场。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从正院出来,云氏想问问盛哥儿的事,但陆锦瑶冲她摇了摇头,云氏只得回宴方堂。
陆锦瑶和顾见舟没急着回院子,而是去花园待了会儿。
明早顾见轩去赴任,她做嫂子的,一会儿还得收拾些东西。
还有一大把事要忙,也就今晚清闲些。
昭哥儿明日再去看,起码得府上收拾妥当了。
平阳侯府晚上差人过来问了,对娘家,陆锦瑶说不上怨,但还是有些失望伤心的。嫁出去的女儿就是这样,若是出事的是她的兄弟们,母亲定会求着她吧。
顾见舟一直拉着陆锦瑶的手,两人虽没说话,可都懂对方的安慰和情谊,这么转了一会儿才回院子。
次日一早,顾见轩收拾妥当去赴任,身边只跟着两个小厮。
郑氏给他了两千两银票,顾见轩想要推拒,但郑氏硬塞了过去,“穷家富路,拿着吧,路上有用。这回事侯府连累你了,是婶母对不住你,到了之后常写信。”
顾见轩这便收下了,他拱手道:“婶母言重了,一家人,本就该同甘苦共进退,我到了之后就写信过来。”
郑氏点了点头,带着几个儿媳把人送走,然后让管事去大理寺打听,流放的人何时出发去鹤城。
管事打听了半日也没打听出什么来,陆锦瑶没空关心长房的事,先去了趟锦棠居,又让露竹看看别的铺子。
她不在,铺子的掌柜定然担心。
陆锦瑶觉得能在锦棠居遇见姜棠,果不其然,到了之后掌柜的就道:“小东家正在二楼。”
陆锦瑶道:“我这就上去。”
掌柜的又倒豆子似的把这几日发生的事说给陆锦瑶听,末了,补了一句,“那人被护城军抓走之后,没两日就给放出来了,小的看着还好好的。”
进去一趟,但安然无事,锦棠居这次算是吃了哑巴亏。
陆锦瑶道:“可知是哪家铺子的人?”
掌柜的这几日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专盯着这事儿了,“叫云香斋,生意倒是还不错,就是不知道和别的铺子有没有关联。”
盛京城点心铺子的东家,应该都是认识的。
陆锦瑶从前只是做自己的生意,没想过妨碍别人,可她本就不是憋着的性子,谁欺负到她头上,她必然想法子欺负回去,“你看看云香斋都卖什么点心。”
她让掌柜的多留意,自己去了二楼。
敲了敲门,就听里面道:“来了。”
开门的是姜棠身边叫素采的丫鬟,给陆锦瑶行了个礼,然后就退了出去,还把门关好了。
姜棠起身走了过来,“先苦后甜,贺姐姐大喜。”
昨儿姜棠给顾见山写了封信,把这几日的事写在了信上,
陆锦瑶上前紧紧拉住姜棠的手,声音有些哽咽,“这回多亏了你……”
两人之间,不必客套,谢谢也不是光嘴上说说,然后做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之人。陆锦瑶打算风头过去,侯府分家后再给姜棠送些东西。
坐下之后,陆锦瑶先说了圣上对永宁侯府的惩处,说到长房流放鹤城之后语气稍顿,“日子还没定,你去看我的那个下午她就被带走了,再没回来过,她本来就病着,也不知道能不能熬到鹤岗。”
算计了半天,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若是好好地过日子,如今分家,也是尊贵的侯夫人。
韩氏一直为了儿子为了长房,现在家快散了,顾宁远也再不能入朝为官不说,还连累了其他几房,平白惹了一肚子的怨气,陆锦瑶自己心里也有怨,谁愿意好好的受一场牢狱之灾。
只不过,那是顾见舟的大哥大嫂,顾见舟这几日本就心烦,她做弟媳的,就算气也不好和顾见舟说。
姜棠一时不知说什么。
长房的结局和书里差不多,但侯府收缴的财产少了,姜棠记得书里顾见舟好像去了小县城做了两年县令,才回到盛京,如今能留在盛京还算不错。
姜棠握住陆锦瑶的手,“各人的命有各自的定数,你和四哥马上继承侯府,得想法子把侯府立起来。”
侯府的希望在四房身上,三分之一的家产并不少,比起许多人家,还是有底子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