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其实即便他不做官,有楚皓之在,就没人能看低了他。

“也好。

若他日你改变主意也可跟我说。”

楚皓之也不紧紧相逼,尽管他一直觉得以秦柳陌的才华,不应该呆在这一方小小的清风苑。

南沧溟一切都是听师尊的,师尊说什么就是什么。

因此也不插嘴,就是抱着楚皓之,让他躺得更舒服一点。

众人酒足饭饱,月寒烟道:“皇上可要回宫?”

南沧溟看向楚皓之,征求他的意见。

楚皓之懒得动身道:“就在梅庄住下吧。

懒得来回折腾,累。”

春去夏来,北方的气候也逐渐热起来。

紫宸殿里楚皓之正伏案桌前修订律法如今南辰国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是时候修订刑法了。

古代法律的特点就是严刑峻法,得做出一些调整才行。

《尚书·尧典》记载: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

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可贸然搬用现代法律显然不合适。

楚皓之在心里回想着各朝法律,最终决定选用《唐律》。

唐朝法律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最明显就是体现在错案追责、食品安全。

因此采用《唐律》是最好的。

楚皓之前段时间查了一下刑部的卷宗,草草翻了一下便发现官员断案十分草率,轻易便判处人死刑。

错案追责历朝历代都在做,只是很难实现。

古时候通讯不发达,官员变动频繁,很多时候追责根本追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