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肆:“……”
祈肆转眸看向她,问:“你对康里的印象是什么?”
盛问音想了想:“胆小,怯懦,紧张,还有我上次说的,讨好型人格。”
祈肆问:“你喜欢他吗?”
盛问音立刻摇头,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她又道:“但是dna鉴定做不得假啊,虽然很奇怪,我跟大伯,简问恪,都能相处得很好,唯独跟他,好像总有壁,但是dna显示,他就是我爸的儿子啊。”
祈肆道:“可是除了dna,我们没有其他任何证据。”
盛问音一愣:“什么证据?”
祈肆沉声:“一开始,康里的信息就很难查……”
康里说因为他在流浪者家园长大,所以信息不全,可是,这只是他说。
从小和妈妈东奔西跑,后来妈妈带着他停在智国,他们认识了邻居金平眉。
后来妈妈过世,金平眉失踪,康里住进流浪者家园,长大后他凭借优异的成绩成为交换生,来了华国,寻找金平眉,并且写下一个以他“父亲”的人生为蓝本的纪实剧本,赚取寻人的费用。
这些,有哪一条,不是康里的一面之词?
有什么可能,一个人身上的所有事情,都没有留下过痕迹,而外人,只能通过这个人的讲述和演绎,去相信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祈肆不知道在心理学上这叫什么,但是他知道,这在刑侦上,这种只听某一方的证词,就断定案件的行为,叫缺乏实证。
康里的奇怪之处就在这里。
他的人生经历,粗看都说得通,但是细想,又都没有证据,所以这就让他这个人,显得怪怪的,好像总有点违和感。